题 目: 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研究
一、文献综述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形成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港间试验期、港间成熟期、内陆发展期和综合物流期。
美国多式联运大约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还没有集装箱出现,但是已经有了挂车和铁路运输挂车的多式联运方式。直至1956年4月26日才开始集装箱运输。1956年出现了第一艘集装箱船,1955年铁路的集装箱及挂车运输列为单独的一箱货运类别,当年运输了16.8万(箱)。 美国研究认为,现今铁路多式联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1980年-2000年,铁路多式联运增长率为5.9%,。1976年由国会授权成立了国家运输政策研究委员会,发布了2000年国家运输政策,其内容包括:(1)国家计划应注重多模式的运输系统,而不应是一种运输模式内部的规划;(2)减少政府的经济管制,理顺政府的机构、体制;(3)政府应平等对待各种运输模式,通过市场促进竞争,提高效益;(4)尽量发挥民营部门的作用,制定政策要进行经济分析;(5)政府部门间需要更多的协调。
国内多式联运的现状
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从70年代起步,80年代务实基础,90年代全面进入发展时期,但集装箱运输始终处于分段运输阶段,集装箱多式联运尚处于发展初期。为了扩大服务范围,开展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服务,提高对货主的服务水平,需要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由于目前我国多式联运主要是以外贸货物运输为主,还没有全社会集装箱多式联运运量的统计数据,从上海港来看,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以江海联运为主,并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2006年江海联运量达到200万TEU,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9.2%,而海铁联运由于受到运输体制、铁路运输不足、港铁分离等因素影响,发展步伐一直非常缓慢,2006年海铁联运仅有8.4万TEU,占港口集装吞吐量的0.4%。
我国多式联运面临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足
(2)衔接标准不一
(3)技术手段应用程度不高
二、主要参考文献
1.吴立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合理组织》中国储运,2008,(8)
2.张志华《我国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水运,2010,(10).
3.肖平安《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之探讨》交通企业管理,2006,(8)
4.钱永昌《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新天地》[J].集装箱化,2007,(10).
5.张北平《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交通企业管理,2008,(1)
6.邵华《关于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思考》[J]. 网络财富,2009,(20).
7.王海平,梁一如等《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8.周刚《浅析发展多式联运》[J].物流科技,2007(2):99-100.
9.张戎等《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综合运输,2007(10):66-69.
10.武娜《对发展我国多式联运的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5):22-24.
三、研究方案
(一)理论基础
多式联运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运输业的必然的发展方向,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受到运输业制度的影响,应当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技术,政府政策法规等发面来发展多式联运。 在我国这种运输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还不太高的情况下,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很多,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据体分析了国内外多式联运的发展和研究,随着国民经济和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运输的需求剧增。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和结果分析。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三)研究步骤
(1)围绕论文题目,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2)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调研方案;
(3)选择某一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法、观察法、询问法等多种方法搜集所需数据资料;
(4)对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5)重点研究问题是加快我国企业库存管理的措施,通过调查了解企业配送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针对那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四、预期成果
(一)论文提纲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
(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三)多式联运的优越
第二章 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障碍
(一)缺乏多式联运法规建设涉及集装箱运输的现行法规
(二)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的不足
(三)多式联运系统的协调不够
(四)信息系统的不完善
第三章 我国发展多式联运对策分析
(一)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技术进步
(三)通过便利化措施提高多式联运效率
(四)推动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发展 第四章 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二)预期成果
(1)完成我国多式联运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
(2)发现我国多式联运其中的障碍和应对方法;
(3)提出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标签: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