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范文 > 调查报告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调查报告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黄河见证了中国的历史起伏,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条河,而是包含了中国人许多的思想感情,然而现在黄河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了,下面就是一篇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调查报告。

摘 要: 通过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现状及近年来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的治理措施的分析,同时根据黄河(兰州段)自然、环境和社会特点,借鉴对水资源控制的经验,提出在水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主要任务以及今后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的治理方案和预防计划。
关键词:黄河(兰州段) 水污染调查 治理措施
1. 区概况调查地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2°30′至104°30′,北纬35°51′至38°之间。北与武威地区比邻,西靠青海省,西南接近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和东部与定西地区接壤,东北与白银市相临。境内大部分地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温差大,降水少,冬季冷而长,夏季热而短,秋季低温,霜冻较早[1]。
一直以来,黄河是兰州市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但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导致黄河成为排污纳废的公共场所[2]。安宁区、七里河区以及城关区主要排放生活污水,西固区和红古区则主要排放工业废水,其中红古区是通过黄河的一级支流湟水排污的。在创造甘肃省45.85%GDP、57.89%工业总产值的同时,该段的废水排放量仅2004 年就高达1.69 亿吨。其中,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94 万吨,占黄河甘肃段的79.7%[3]。
2. 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
黄河兰州段西起八盘峡,东至乌金峡出境,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市区段西起西柳沟,东至桑园峡,全长45公里,为兰州提供了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这个水段水质的好坏,不仅事关兰州市的用水安全,而且直接影响黄河下游人们的生产生活。 城区日供水量为7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日供水总量的90%,地下水源约占10%。黄河兰州段共设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即扶河桥(对照点)、湟水桥、新城桥、包兰桥和什川桥,其中扶河桥、包兰桥、什川桥为国控断面(兰州市出境监测断面),新城桥、湟水桥为省控断面。近五年黄河兰州段各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按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经上级环保部门认定,黄河兰州段各断面地表水均达到三类标准[4]。
统计显示,2006年,兰州市废水排放量为16879.61万吨/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254.99万吨/年,占25.2%;生活及其它污水排放量12624.62万吨/年,占74.8%。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53067.76吨/年、4287.33吨/年,其中工业排放量3149.79吨/年、281.95吨/年,分别占5.9%、6.6%;生活及其它排放量49917.97吨/年、4005.38吨/年,分别占94.1%、93.4%。兰州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812.57万吨/年,工业废水达标率为89.6%。黄河流经甘肃四座城市,目前仅有兰州市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有15.8万吨。而且兰州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只有每立方米0.2元,全市所收的污水处理费也只能维持一座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市的污水管网普及率只有45.92%[5]。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黄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沟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
根据1979-1982年进行的《黄河干流水质污染对生物毒性影响及生物学评价》,在黄河干流发现的96种藻类中,属重污型的占9%,轻污类型的占74%,寡污类型的占17%;兰州段1972年前有18个鱼类种群,到评价时,已经有8个种群绝迹。汞、酚、砷、Cd、Cr6+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在鱼体中均有残留,其年中总汞和挥发酚的残留量已经超过食用标准。据有关文献报导,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在0.01-0.1mg/l,就能使鱼类明显地造成干扰摄食和繁殖这样一类细胞过程和生理过程;鱼类对水中总汞的富集因子可达10000倍左右。黄河兰州段水体中石油类年平均值一般在0.3-0.5mg/l左右,超过渔业用水标准5-9倍,全河汞含量监测值常在0.0001mg/l左右。可见,黄河干流的水污染状况已经直接影响了渔类种群的数量和质量[6]。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随着这些矿产资源的迅速开发、利用,不但会有大量的废渣(包括煤矸石)排入自然环境,而进一步进入水环境,还会有大量的洗选尾矿水、赤泥排水、电厂冲灰水存入尾矿、泥灰库。使尾矿坝、库数量增多,容量暴满,而威胁下游水环境[6]。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天然水质良好,PH 值在8.2 左右,呈微碱性,基本可满足各种用水要求。黄河兰州段水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黄河干流水污染范围已从上游扩展到中下游,而且黄河支流污染均较严重。这些支流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类和COD 等耗氧有机物。在近年来初步开展调查研究的干支流部分河段中,多环芳烃类、硝基氯苯类等有毒有机污染物已有检出,且浓度值较高。有的河段放射性污染物水平较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污染物较显著。流域内各河流受总汞、总镉、总铅、总砷及六价铬等重金属类的污染状况[1]。
3. 近年来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好坏,不仅事关全市人民的用水安全,而且直接影响下游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市上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机制,将水污染防治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分工、社会参与”的局面。
3.1 市政府逐年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入
自2001年以来,共投入2.1亿元,已完成了50多项工业污水项目的治理,目前全市重点企业的废水已基本得到治理。2005年投资2644万元对城区污水管网进行了部分改造,排水管网不畅的问题得到了改善。今年计划再投资3800万元对七里河区、安宁区污水管网进行扩建,工程完工后将减少七里河区段及安宁区段黄河风情线污水排放口117处,基本解决七里河区雷坛河-土门墩洪道段、安宁区七里河桥-银滩大桥段6.5公里内黄河的污水排放问题[4]。
3.2 以加强饮用水源管理为重点,大力实施放心水工程
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对位于地表水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的各污染点和污染源进行了清理,关闭取缔了20多家污染水源的排污单位。同时,在建设项目审批中严格把关,先后否决了10余个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坚持每周巡查,确保饮水安全。从2006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到去年底已封堵排污口15个,依法关停搬迁18家,13家餐饮业全部停业[5]。
3.3 全面开展排污申报登记,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市政府将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环保部门在全市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向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全市有1600多家污水排放单位完成排污申报登记。全市48家重点医院已全部安装了污水消毒处理设施全市1600多家污水排放单位完成排污申报登记。48家重点医院全部安装了污水消毒处理设施[5]。
3.4 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步伐,努力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全市现有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5.7万吨。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兰州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00年二期工程扩建,处理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几年来,污水处理运行正常。目前该厂外排污水的部分污染物尚不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还需技术上、设施上进一步改造。为加强对该厂外排污水的监管,市环保局已要求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尽快安装完成在线监控仪器,从而达到对该厂外排污水进行远程、即时监控的目的[4]。
3.5 加强挂牌督办企业监管力度,加快工业污水治理步伐
2006年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兰州百美纸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挂牌督办企业,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协调解决两企业污染治理的难点问题。环保部门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按国家要求限期完成治理任务。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制订完善了应急方案,建成了三个事故应急池。年产3000吨高模量聚乙烯醇纤维项目通过了环保“三同时”验收。废水综合治理及废水纳入西新线管道工程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兰州百美纸业有限公司污水治理工程已基本建成,经省市县环保局及有关部门现场检查和专家论证,该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试运行[4]。
3.6 坚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强化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
近年来,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开展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市区政府成立了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整治工作。对金崖民生造纸厂等六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不达标的小造纸企业取缔关闭,对金山造纸厂等24家再生造纸厂符合产业政策但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责令补办环保审批手续。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日常监督检查,环保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重点污染源处理设施每月检查1次,一般污染源处理设施每两月检查一次。2006年对全市1336台(套)污染处理设施开展现场检查4659次[4]。
4.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财力匮乏,投入不足,污水厂及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
目前,城区污水管网分布不均匀,管径偏小,排水不畅,排水设施老化,雨污混流严重,排污能力低,排水设施不完善,设施尚未完全形成接纳、输送、处理、排放的完整体系。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落后,尚需加大投入,进行改造。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虽已基本建成,但由于管网不配套,至今无法正常运行。
4.2 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偏低
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费标准为居民生活用水0.30元/m3,其它用水0.45元/m3,与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是影响我市污水处理厂管理市场化运作的一个主要原因。
4.3 污水处理设施监控手段落后
目前全市只有16家单位安装了污染设施在线监控仪器,对排污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手段。部分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守法治污的自觉性、积极性不够高,存在偷排污水的违法行为[4]。
5.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
5.1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高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率
今年,市政府已将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列入计划,安排改造资金6000万元从技术上、设施上进一步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同时将推进该厂机制改革,改制方案将从2008年开始实施。
5.2 加快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步伐
5.3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雁滩、盐场、西固等污水处理厂,大力提升我市污水处理能力。
5.4 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步伐
根据我市“十一五”城区排水设施发展规划控制目标。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步伐。到“十一五”末,预计我市将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体系。
5.5 继续关闭地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保证城区用水安全,维护市民用水权益。
在2006年关闭地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的基础上,2007年底前全部关闭地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严防面源污染影响饮用水源。
5.6 合理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费用,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进程。
5.7 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健全和完善全市环境自动监测体系,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6. 进一步加大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计划
一般来讲,防治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一般分为工程的和非工程的二大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水处理装置、设施和系统。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厂内治理措施、城市污水厂措施和区域土地生态处理系统等;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指:制定规划、标准政策,建立一系列的法规、制度、条例或办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构,以起到预防污染产生、减少污染排放、协调污染纠纷、减少污染损失的目的和作用[7]。
6.1 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污水处理率
根据兰州市“十一五”城区排水设施发展规划控制目标实施意见,为实现2010年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的目标,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城区排水专业规划。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全市污水处理厂近、远期厂址选择,确定规模,以及污水管网配套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6.2 抓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改造工作。
一是今年市政府已将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列入计划,安排改造资金6000万元;二是新建雁滩、盐场、西固、和平4座城区污水处理厂和红古区海石湾、榆中县夏管营、皋兰县城3座县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三是对污水收集区域内雁滩及城关西部地区,盐场及九州地区,西固、崔家大滩及河口、新城地区,榆中和平地区雨污水管网进行建设及改造;四是对雁儿湾、七里河安宁、雁滩、盐场、西固、和平污水厂区再生水利用设施及输配区域内中水管网进行建设。
6.3 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管,确保放心水安全
一是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完成我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调整工作;二是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三要着力解决黄河兰州段沿岸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隐患和环境违法问题,努力保障黄河兰州段的水质安全。继续保持饮用水水质和黄河兰州段按功能区水质双达标。对违法排污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关停或限期治理,有效遏制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黄河兰州段水质全面稳定达标。
6.4 加强环保系统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市政府决定2007年投入4100万元,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健全和完善全市环境自动监测体系,以便准确、及时地掌握环境质量情况;二是要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完善的保障系统,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管理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三是要制订完善有关预案,开展应急管理科普教育,加强防范污染事故的宣传工作。
6.5 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多方努力在2008年前将我市污水处理费调整到0.80元/m3,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费用。
7. 在黄河(兰州段)污水治理还应注意的几方面
第一、依据水环境功能用途要求和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建立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优先保护生活用水资源,使其不受污染。确定兰州市水资源可承受的开发强度,合理规划、调节和调度,使得水资源的环境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对水环境的需求出发,积极引进和开发无废或少废,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工业技术,研究适合于本地的废污水处理利用和资源化技术,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资源化工程,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第三、以水资源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为导向,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和调整工业结构,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法规,使新增废污水排放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四、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引导用水单位积极利用再生水资源,特别是市政、绿化、环卫和工业用水等部门要率先利用再生水。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艺,推广符合标准的再生水,使污水资源化,将兰州水污染处理从传统意义上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为核心的“水循环再用”[1]。
8. 结 论
本文通过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现状及近年来对兰州段黄河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同时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借鉴对水资源控制的现有经验,提出在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对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治理和预防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黄河中上游水资源保护应以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建立节水型工业体系和农业体系,节约用水;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手段施行污染总量和浓度控制;将污染源分散治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点源治理与面源治理并重,研究废水回用技术,推广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为有效地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黄河水资源的保护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水污染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