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范文 > 读后感

《家》读后感1500字

今天读完了巴金的小说《家》,感慨颇多。大胆反抗的觉慧和懦弱顺从的觉新都在我心中萦绕不去,那一个个悲剧触动了我心底的那根情感之弦,久久回响,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也反映了整个旧社会在面临新思想时产生的变化。正如巴金说到他写这部小说的动机,‚那十几年的生活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梦魇!我读着线装书,坐在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人在那里面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永远做不必要的牺牲品,最后终于得着灭亡的命运。还不说我自己所身受到的痛苦!……那十几年里面我已经用眼泪埋葬了不少的尸首,那些都是不必要的牺牲者,完全是被陈腐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的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甩掉一个可怕的阴影,我没有一点留恋。‛‚所以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那无数的无名的牺牲者‘喊冤’!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坟墓。我要写包含在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

小说里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高老太爷是家里的权威,而小说的主人公是长房的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大哥觉新绝对顺从、从不反抗,所以他一直活在痛苦之中。在他满怀美好的幻想,前途一片光明之时,他父亲给他安排了一门亲事,他没有反抗,从此失去了他心爱的梅表妹;后来父亲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他没有反抗,从此断送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后来父亲去世了,这一房的责任便落到了他身上,从此他用‚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用一张麻木的笑脸应付敷衍他的长辈们。然而这样的顺从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他的悲剧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可笑的是,这个悲剧的受害者又往往成为另一个悲剧的制造者的帮凶。在觉民被定亲事后,他甚至劝说觉民顺从这门亲事,不要反抗。后来梅死了,在痛苦悲哀中死去,旧式婚姻就是这样制造着一个个悲剧。更悲惨的是,因为众人的迷信但觉新不敢反抗而把待生产的瑞钰送到城外一个阴暗潮湿的屋子中,他的懦弱顺从使他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最后,瑞钰在生完孩子后悲惨死去了,瑞钰成了封建迷信和毫无反抗的牺牲品,而觉新跌入了痛苦的深渊。但这并不意味着悲剧的结束,在这样的家庭里,悲剧还会不断的重演,‚这样的‛觉新还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老二觉民是一个进步的新青年。他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他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和自己的表妹琴结下了真挚深刻的爱情,当他听到老太爷给自己定了亲事之后,他不顾阻力勇敢地反抗,他躲在同学黄存仁家中直到爷爷答应不提婚事他才回去。他用反抗争取了自己的幸福,没有制造出第二个‚觉新‛和‚梅表姐‛。

老三觉慧是思想最激进、反抗最热烈的人。他脑中充满了新思想,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激情。他贪婪地阅读着《新青年》等新刊物;他参加请愿、参与罢课;他与一帮进步青年结成志同道合的朋友,积极参与《黎明周报》的工作。他讨厌那个家,那个家对他而言就像是沙漠、像牢笼,他只能感到寂寞。尤其是当他心爱的丫鬟鸣凤被逼跳湖自杀后,他更加痛恨这个家,更加厌倦这种生活。最后他终于选择了离开这个家去走自己的新的道路。

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在和平的表面下其实充满了斗争,在面对战争大难临头之时就各自逃命,只顾某自己的安全了。不用说封建大家庭,就是现在的家庭,如果没有真正的感情维系,那么斗争又怎么能够避免呢?我想起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因为遗产之争而导致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故事,这怎能不令人寒心呢?




看看有多少女人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以旧的伦理规范进入身体布满了道路,不断地哭泣,挣扎,最后落泪之后,我在一个新时代成长了多么幸运。否则,我怎么能忍受缠足的痛苦,如何站得更久,由父母包办婚姻,更不用说纵向的顺从和美德,“我将成为旧道德规范压迫的受害者?”我无法想象。我是多么幸运,能活在新时代,拥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当幸福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为什么不勇敢地去追求幸福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打破束缚,走我们想走的路呢?我们是年轻的,不是畸形的,不是愚蠢的,我们应该给自己带来快乐。是的,年轻人,为幸福而战!

「标签: 《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