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范文 > 读后感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的作者是亚历山大·杜马斯(alexandre dumas),他让我爱上了阅读,与此同时,我也爱上了他优雅而大气的写作风格。今年的第二本书原本是《百年孤独》,但我真的无法摆脱那些没有清晰故事线的作品,所以我决定半途而废。“三个火枪手”偶尔出现在图书馆里,对大仲马充满无限的信任和期待,我选择它作为第二个“使命”。

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果然还是大仲马的风格,只是因为后期翻译的问题,将这本书缩减到只有300多页的内容,细节的处理远不比基督山,所以看外国文献找好的翻本是多么重要,看来我应该找个机会自己看个原版(下决心的脸)。

火枪手是欧洲15世纪到19世纪的一个兵种,相当于现在的步兵,配备火枪,也可以配剑。故事的背景发生在路易十三时期,当时的两大政权分别是火枪营和红衣主教。火枪营的队长特·雷维尔是一个正直、仗义、勇敢的人,他忠心为国王办事,对达达尼昂和三个朋友关照有加。而红衣主教黎塞雷则是一个自私、阴险、狡诈的人,他热衷于挑衅国王和王后为的是报复王后对自己的无视,且善于用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主人公达达尼昂受父亲的托付要他成为一名火枪手,18岁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自己高超的剑术和过人的胆识和主教派斗智斗勇,多次历险却又逢凶化吉。和基督山不同,故事中的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他面对主教也会胆怯,面对金钱名利也会动容,面

对女色也会失足,但他依旧是一个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舍身犯险,为大义舍小我的好家伙。

达达尼昂也是个幸运的家伙,结识了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米斯三个挚友,在他们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

阿多斯原是贵族,名叫德·拉费尔伯爵,他是一个沉稳、仗义、勇敢的火枪手,深受雷维尔和国王的器重,举止言行神秘又处处透露着自己贵族的身份,最后仍然作为一名骄傲的火枪手而活。

波尔多斯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的剑术并不高超,也没有阿多斯那样的胆识,甚至为了生计“爱上”老律师的老婆,但是他同样仗义无畏,知足常乐,最后娶老律师的寡妇为妻,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三个人中阿拉米斯是最不像火枪手的火枪手,他一直立志成为一名教士,并声称自己为成为教士而活,但他的骨子里却满是火枪手的气概——沉稳、谨慎的他却跟着达达尼昂一次次历险,也会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舍生犯险,最后虽然做回了一名教士,但故事还有续集,一定会揭开谜底(期待的脸)。

读完整本书,其实最大的疑问就是书名中的“三个”,明明故事的主线是由达达尼昂和其余三个伙伴组成的,应该是“四个火枪手”才对,为什么会只有“三个”?在阅读中,我也一直在找阿拉米斯可能成为叛徒的可能性证据,直到结尾我才终于醒悟,原来达达尼昂最终也没有成为火枪手,而是成为了警卫军队长,大仲马这样的题设也是挺让我意外的!

大仲马的故事总是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为主人公的正义勇敢

感到自豪,为其身陷险境担心忧虑,为罪人最终的审判大快人心。有些作者为了表达人性本善的初衷总是想尽办法对罪人渲染,让我们理解他、宽恕他、同情他。但大仲马的故事中几乎是没有这些渲染的,他反而淋漓尽致地揭露罪人的恶行,让我们看到一个个赤裸裸的险恶灵魂并看着它们一点点毁灭。

但大仲马并不是一个绝情残忍的人,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不公和肮脏,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愤慨,正义的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希望能像主人公一样惩处所有罪人的愿望。




我在整本书中并没有特别喜欢的角色,达尼安太大胆,太游戏,太精于算计。我更喜欢相对的athos,他看起来很漂亮,高贵的性格,击剑,和坚强的意志力,因为在受伤的感觉之前,他就像生活一样喝酒赌博,经常压抑内心的感情,有一种安静的魅力。当他得知米勒迪并没有死,也在伤害了一个人的时候,他不喜欢丹尼·利昂仍然对她的美貌感到困
惑,但平静的部署计划最终会毁了他一生的女人。他应该回到贵族DE la菲尔伯爵,仍然选择是火枪手,放弃晋升的机会,成为一个孩子的达尼昂,续集的故事仍然值得期待,但据说是一个悲剧,不敢看,只是一直如此美丽!

「标签: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