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延续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熟悉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下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安徽文博园观后感两篇,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读这篇文章。
篇一:文博园观后感
朱林寿先生,不可思议,把一个艺术的想象变成了现实的幻景。今天一睹他亲手绘制的五千年文博园,叹其气势之宏大,构造之精良,眼光之灵秀,丹心之昭昭!
一进门就可以看到有九条龙在喷水,有两只大乌龟也在喷水。接下来看到的是“九龙御道”,听导游说:“九龙御道是皇上才可以走的路!”
我们就进入园内,我发现“三字经”竟有这么长,一个字约一厘米,整个“三字经”大概有20多米长。抬起头,我看到了四个醒目的大字:“寿比南山”,在它的对面有一块巨石,上面写着“福如东海”,旁边是大大小小几百块石头,上面用不同的字体写着“福”。
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孝道园。首先看到的是刻在两块整石上的“百善孝为先,天下第一孝”,在它们前面是用花岗石雕刻的中国“二十四孝”,导游告诉我们中间的花丛被园丁设计成一个“孝”字。
最兴奋的要属秦朋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祖先秦始皇了,因为秦朋姓秦所以我们就说秦朋的祖先是秦始皇,就连王老师也这么说。
园内景点繁多,每一处都渗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游玩其间,我深深感受到做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我爱文博园,更爱我的祖国!
篇二:文博园观后感
恰是初春,韶光正好。踏着一路的欢歌笑语,趁着娇媚春光,和煦暖风,我们来到了安庆五千年文化博览园。
还未下车,便远远地望见了那一片恢宏的建筑。巨大的老子头像和孔子立像,面带微笑,遥遥远望,仿佛迎接我们似的。大门更是磅礴大气,丰姿神骏的神兽雕像,宽阔长远的石级,石阶中间精美的龙凤浮雕,庄严肃穆,让文博园看起来就像是金銮大殿一般。
甫一入门,便又被震惊了一下,只间正对大门宛若屏风一般的巨大假山横亘于前,山体上以阴文阳文雕刻了完整的一篇《百家姓》,阳文突起,阴文凹陷,华美异常,将活字印刷术的魅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由假山向左,穿过中华孝道园,就来到了龙行天下。龙行天下指的是中华汉字龙,说起来这汉字龙,可了不得了,他的每一片龙鳞都雕琢着一个汉字,蜿蜒曲折上千米长的龙身上更是收录了我国第一本字典——《康熙字典》里的所有的字。暗青色的龙身半浸在清水当中,周围灌木丛生,绿影掩映,若隐若现,自有一番仙灵之气。沿着龙身蜿蜒前行,忽的豁然开朗起来,只见一个硕大的龙头昂首咆哮,幽远深邃的目光看向远方,放佛在遥望这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
龙头之后,是文博园最负盛名的五千年文化走廊。两公里的走廊以等比例将华夏五千年文明以历史的朝代更迭为线索,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再结合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中华文化浓缩在这短短的走廊里。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伸到宋元明清,在这文化走廊一路走来,给人以时空穿梭的恍然梦境之感,让人不禁为灿烂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厚重而震撼,更让人深切地领悟了劳动创造历史的伟大。
走出时空穿梭般的长廊,步入左侧的根雕园,只见一排大大小小的根雕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走廊内,吸引着许多游人驻足观看。这些根雕一个个造型逼真,形态各异:那含情脉脉的少女、长须飘逸的老者、振翅欲飞的蝴蝶、摇头摆尾的水牛……无一不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咦!那不是孙悟空吗?还有贾宝玉,那惹人怜爱的就是林妹妹了吧!走入一间隔室,原来这是以古典四大名著为原型雕成的人物群像。西游记中的漫天神魔,红楼梦中的人生百态,水浒传中的江湖义气,三国演义中的风云变幻,无一不是巧夺天工,让我忍不住想谁说朽木不可雕也?一个个普通的树根,在雕刻师的精心雕刻下,竟成为如此美妙绝伦的艺术品!
胭脂井的秀美,问天阁的大气,钓鱼台的悠然,盘龙山的昂扬,无一不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可奈何时光飞去,转眼间,已是夕阳斜照,恋恋不舍中,我们还是踏上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