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感言(十二):
师德感言
一、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修身养德。
作为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操守、品端行正、渊博的学识,所谓“学高当师,身正为范”。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个眼神,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务必谨言慎行,处处都应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行,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表率作用,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教师务必坚持终生学习,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务必要有一桶水,活到老,学到老。
我以前在中层领导岗位做了七年的事,我不习惯于社会的那一套潜规则,我做事总是那么实在,自然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倒是赢得基层同事们的欢迎。我只好从又回到一线拿起了课本,从零的起点开始,一点一滴地学,花了六年时间完成了汉语专科本科学历的研修,订阅了教育杂志,并研读之。就这样一路走来,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甘于寂寞,走进城西小学,又是一个六年,成为这天的教学骨干。读书、赏帖、习字、教学,是我全部的生活,平平淡淡,真真切切。
二、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细心。
我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理念,努力落到实处。教学生成人成才。在教学中,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等生或后进生的身上,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份热情;对优等生要求更高更严,毕竟他们优越感强些,整个班级需要共同进步,不能落下一个。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倾注更多心血,他们比别的孩子缺少了一些关爱,作为老师能给的尽量多给点鼓励与帮忙。作为男老师,在耐心细心方面还有待提高,思考要周全些,多换位思考,多亲近孩子,多些互动交流。
三、学会自控与理智,严格依法执教。
我们不要拿所谓的师道尊严,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应用自己的学识、涵养征服学生,赢得学生的支持、信赖。遇到突发性问题、特殊学生,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体罚惩戒学生,学会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解决,要有足够的耐心。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事例告诉我们,我们的一声呵斥、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次不经意的冲动,轻者给学生造成心灵伤害,使学生对你敬而远之,重者造成惨重的血淋淋的教训。我们必须要理智、理智、再理智,心中牢记“法”这根绳。
师德修行在个人,我们需要的是淡泊名利、修身养性,不追名逐利,甘于寂寞,拥有一颗平常心。来路漫漫,我将践行我的人生准则: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继续勾画一位普通教师的人生轨迹。
师德感言(十三):
师德培训感言
个周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走出大校园门到此刻,一向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透过在市大会堂听到两个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体会到:为为一位教师,不仅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校园,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职责,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务必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到达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以前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透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先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必须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务必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校园有很多的优秀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必须要想这些骨干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务必严格以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校园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面前不说脏话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透过这样的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必须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师德感言(十四):
师德感言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秀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线最为绮丽,那就是师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教育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德就显得至关重要。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为老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2、严谨治学,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3依法执教,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依法执教,用法律手段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的教书育人。
4、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5、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师德感言(十五):
师德感言:爱与职责
透过这段时间的师德学习,使我进步很大。我深深感到爱是一种职责,有了这份师爱才有教育的期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林业中学的朴航英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师具备爱心的同时,还务必牢牢地树立起职责意识。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一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没有爱是不可想像的,没有职责同样是不可想像的,是职责,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广大教师用爱与职责,培养出具有爱心和职责感的下一代,并以此铸就自己人生的光辉,铸就教育事业的光辉,铸就祖国的光辉。
多少个夜晚我在灯下备课,多少个假日我和学生一齐度过。我们做老师的只有融入学生的生活,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才能获得学生们的关爱与理解。我此刻担任科任教师,教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下课就能够简单地离开教室,并不需要将很多的时间留在班级里,但我为了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下课时间我都不离开教室,抓紧时间找个别学生谈心,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无怨无悔,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记得有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是六年二班的综合实践课,我因为感冒个性累,讲完课让学生写作业,自己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大约过了十多分钟,我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一位学生的校服,同学们异常安静,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学习。当时,我的双眼湿润了我个性感动,因为这如果是我当班主任时,同学们的所作所为我会觉得很正常,但是此刻我的主角变了,学生们能这样对我,我真的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现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能够用经济全球化、信息大爆炸来形容。感受到更多的是潜力需提升、知识需补给、教育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就更高了。他们有的没有时间,有的没有潜力去辅导孩子,一部分家长感到学生放学或放假后不好管理,又怕他们学坏,于是期望给学生找一个家教班。另外,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一些“空巢家庭”随之出现,留守孩子也急需找一个家教班进行全托。于是,“有偿家教”应运而生;慢慢地滋生了“有偿家教”的土壤。“有偿家教”的存在是否能够弥补家长的期望空缺呢?我认为不能。当教师就应当像殷雪梅那样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热衷于“有偿教育”难免会损坏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尽管“有偿家教”只是少数教师的行为,但它容易使教育涂上功利和商业色彩,容易使师生关系蜕变为金钱关系。这些教师在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会渐渐淡薄对本职工作的职责,渐渐失去师生互动中纯净的情感。对“有偿家教”的态度暧昧,说明我们的教师观念的落后以及对自身工作缺乏自信。我们需要明确态度,那就是对“有偿家教”说不。因为我们既然选取了教育,就要甘于寂寞,就要耐得住外部世界的诱惑,就要
淡泊名利。否则你就干脆不要选取教师这个职业。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职责感的体现。正如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所涌现的英雄教师那样,把生的期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乃至生命维护了师尊,铸就了师魂,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坚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从教学“五认真”抓起,认真上好每堂课,耐心辅导好每一位学生,仔细批改每一本作业,努力让自己成为深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同事认可的优秀教师。
一位名师曾说:“在岗位上感悟幸福”,是的,我愿意用爱心与学生平等交流,用职责心感悟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师德感言(十六):
师德培训感言
昨日下午我们幼儿园进行了师德师风培训活动,透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师德是做一名幼儿教师的基石。而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包括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的良好人格。每一位名师的成长都务必具备高尚师德,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师风有六大点:1.严禁有偿家教。2.严禁参与赌博。3.严禁体罚、变相体罚。4.严禁吃、拿、卡要。5.严禁擅离职守。6.严禁酒后进入课堂。
我们要有职责感和使命感,对工作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有爱心、信心和专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我们要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爱,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让他们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健康地成长。
今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名师为榜样,用心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潜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职责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幼儿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幼儿,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幼儿的潜在优秀品质,做幼儿心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