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范文 > 心得体会

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心得体会

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贫富差异大,虽然大部分人已脱离贫困,但仍有少数人处于贫苦困难之中,扶贫工作不可懈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描绘了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2015年11月,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做了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一、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党的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

1921年我们党成立时,我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高压下,国家羸弱,人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我党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扭住土地革命这个根本,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在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土地关系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这也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是农民。为改变大多数农民的贫困生活,走上共同富裕的路子,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让农民拥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开始探索如何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到1956年底,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绝大多数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彻底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生产激情,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极端贫困的状况,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但是,由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再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干扰,到1976年,我国农村贫困状况依然比较严重,真正解决农民群众的温饱、进而实现小康还要留待历史的车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帷幕,我国农民增收脱贫工作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思想上,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贫困现象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工作上,中央从1982年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始,连续六年印发中央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农村联产承包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1986年5月14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统筹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争取在“七五”期间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明确了贫困地区实行新的经济开发方式的10点意见,我国开始在全国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以此为标志,一场波澜壮阔的改变数亿贫困人口面貌的伟大战役在神州大地正式打响。1994年后,我们先后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到2010年,除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千百年来吃饱穿暖的愿望,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高扶贫标准,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内源扶贫、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简要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成立95年来,坚持不懈地领导人民消除贫困,始终如一地率领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减贫扶贫脱贫这一惠及亿万人民的壮丽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为全世界消除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最显著的成就是农村贫困人口稳步减少、贫困发生率逐步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两次大幅度提高农村贫困标准。目前,按老标准衡量的贫困现象已基本消除。按照现行贫困标准(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测算,197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7亿,2015年减少到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5年的5.7%。改革开放以来,累计7.1亿农村人口告别了贫困,其中2000年以来减贫4.1亿,2010年以来减贫1.1亿。

最明显的变化是农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3元增长到2015年的11422元,居住条件显著改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度增加。“十二五”期末,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全国农村近5000余万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在832个贫困县(包括14个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中,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农村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特惠”政策陆续实施,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最突出的标志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14年,全国农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和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7%、99.9%、99.6%和95.1%。除西藏外的西部地区80%行政村通上沥青(水泥)路。全国最后的无电人口仅剩青藏高海拔地区的少数人口。“十二五”期间,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其中,财政投入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的车购税资金超过5500亿元,占全国的近50%。到2014年,832个贫困县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例分别达到93.4%、99.5%、95.2%、75.0%。

最鲜明的特点是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逐步增强。近年来,贫困地区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市场化、工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了一批特色农牧业、资源精深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兴扶贫模式落地生根,成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这些都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优化了经济结构,也为全国调结构、转方式拓展了空间。

最卓越的贡献就是强有力地推进和支持了世界减贫事业。过去30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扶贫减贫,已成功使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由此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发布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的减贫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贡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学习经验。”

二、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是我党

在“十三五”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在看到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脱贫攻坚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一是贫困群体规模仍然较大、贫困程度依然较深。按世界银行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三。按我国现行标准,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5575万,有8个省区农村贫困人口超过了300万,有8个省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0%。832个贫困县中的农村贫困人口有3490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62.6%,贫困发生率高达13.3%。现有贫困人口有些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沙化区和荒漠化区,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扶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有些缺乏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干净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有的贫困者非残即病,缺乏内生发展的能力。

二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依然较弱。2015年,全国832个贫困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3元,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7%。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集中,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两低”情况,自我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贫困村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三是扶贫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配套措施亟待创新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存在各级职责不够清晰、边界不够明确、执行不够有力等问题。贫困地区政绩考核偏重于地区生产总值,针对贫困户的政策措施总体上缺乏精准性、连续性、全面性,贫困村缺乏人才、信息和技术,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效果效率及监管力度有待提高。各项扶贫政策之间的互补、协调与配套所产生的扶贫合力还不够彰显。

四是脱贫攻坚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还存在扶贫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突出矛盾。有的地方特别是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还没有把脱贫攻坚作为主要任务。现有政策部分落实不到位、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行业支持缺少特惠、工作责任落得不实、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提高。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破解这些难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还有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在“十三五”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难以有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把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就业、保障、医疗等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只有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因此,我们要本着对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从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出实招、办实事,真扶贫、扶真贫,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难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让困难群众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从内心感受到温暖,从而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不能说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到2020年,如果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没有显著改观,那么,我们所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不全面的,是打了折扣的,也是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的。我们务必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

不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难以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贫困地区幅员辽阔,仅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占国土面积就达40%左右。从消费方面看,这些地区增加收入,可以扩大有效消费需求,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赢得时间。从投资方面看,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既能新增有效投资需求,也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很丰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就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我国经济赢得更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三、在精准扶贫上下真功夫实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确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确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并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有序退”的四个重点关键环节进行了具体部署。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就是在精准二字上下真功夫、下狠功夫、下实功夫。

(一)脱贫目标要精确。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明确的“两不愁、三保障、两确保”精准脱贫目标是个整体,农民实际收入较快增长超过贫困线是基础,“两不愁、三保障”最关键。农村居民是否贫困,是否脱贫,要看农户的收入是否超过贫困线,这就需要精准调查农户的收入、支出和家产,以支出核收入,以家产查真实,坚决杜绝数字造假。更要看农户是否稳定实现了合理水平上的不愁吃、不愁穿,是否稳定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二)扶贫对象要精确。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搞清贫困程度,找准致贫原因,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多年来,我国贫困人口的监测是以国家统计局的住户抽样调查为基础的。贫困人口监测为掌握总量、分析趋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其统计分类国际可比,调查方法基础扎实,历史数据连续积累,所以,它过去是、现在还是反映我国贫困人口总量、结构与基本趋势的法定数据。但也要看到统计监测数据是以少量的抽样调查户推算总体的,不能落实到所有具体人头上。所以,就需要以统计系统的总体数据为基础,通过逐家逐户的建档立卡,将贫困人口数落到家庭,落到人头,以更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等,方可精准施策、精准管理。

确定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要充分发扬民主,发动群众参与。既要到村到户,开展深入细致的贫困状况调查,更要透明公开,把识别权交给同村百姓,让群众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各地区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过程中也有很多好的做法。例如河北省阜平县推行的“一主四辅、三类五步”工作法,效果就比较好。他们的做法就是,在识别标准上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主,住房、教育、医疗、社保为辅的“一主四辅”法,按百分制对每项设立不同权重的分值和详细的评分标准以及评分方法。在农户分类上,将识别对象分为贫困户、基本脱贫户、非贫困户“三个类别”,在识别程序上分信息采集、综合评估、逐级审核、民主评议、公开公示“五个步骤”。对贫困对象和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

(三)扶贫脱贫主体要精准。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使命,关键是明确责任主体,把责任落实到人。中央已经明确,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为主体”。各贫困县县委和县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县级党委、政府一定应当把千斤重任担在肩上,明确对象、细化责任,因户施策、政策到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贫困是社会共同责任。正像前不久召开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可以动员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

同时还需强调,贫困户脱贫,广大农民群众是直接的脱贫主体。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使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增强有条件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防止依赖思想。

(四)扶贫举措要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通过发展生产和解决就业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和妥善安置脱贫一批,通过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教育和智力扶贫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兜底一批。习总书记“五个一批”的部署是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光辉思想的生动体现。我们要认真学习,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走出一条立足实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逐户理清脱贫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一抓到底。

贫困地区如期脱贫,离不开本地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整体措施和常规举措当然也很重要,但关键的还是要具体到农户头上,具体到帮助农民真正做到“两不愁、三保障”上。一定要把这两个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要整体发展,更要逐户脱贫。

(五)有序退出要精确。已脱贫的农户精准有序退出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一是要通过细致调查、群众评议,明确已真正稳定脱贫的户和人,既不能使尚未脱贫的人退出,也不能让已稳定脱贫的人继续“戴帽”;二是在政策上为摘帽户留出一定的缓冲期,进一步培育和巩固自我发展的能力,防止出现大量返贫;三是严格退出程序,按照标准验收,增强脱贫工作绩效的可信度。

四、多措并举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如期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除了在扶贫工作上更加精准,扎实做好每一环节具体工作外,还要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更好地发展。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也是贫困地区的大逻辑。在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大格局下,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当下最重要的是在扶贫工作各个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发展根基。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脱贫的“命脉”,要着力增强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优先解决通路、通水、通电等问题,打通经济动脉、畅通农业农村发展的血脉,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强化交通、水利、电力建设。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动连接贫困地区的重大交通项目、乡村道路建设,解决好群众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加快建设与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解决好贫困群众用电问题。二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抓住“数字机遇”是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可能引发一场新的扶贫方式变革。要加快信息化步伐,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到脱贫攻坚中,加大财政投入,运用PPP、委托经营等方式,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比如,湖南的贫困山区通过互联网把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既能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也能让城里人享受到放心、健康的食品。三是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充分发挥“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积极作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固定设施、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设施网络体系。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填平补齐”、消除空白,以县为基本单位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普遍达标、全面覆盖。

(二)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脱贫发展引擎。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牵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一是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落实精准扶贫和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关键措施。要结合实际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受益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比如在荒山荒漠面积广阔、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光伏发电,农户用电不花钱,结余的电上网卖钱;二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基础,要调整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产业。支持贫困地区有序合理开发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要加快现代科技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鼓励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定增收。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农户,让他们分享农业现代化的红利。

(三)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筑牢脱贫发展防线。要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与建设美丽中国结合起来。加强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既是当前治贫之举,也是长远固本之道。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贫困地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一是做好生态补偿脱贫。对于生存条件差、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让贫困地区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要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支持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三是实施好易地搬迁扶贫。对居住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实行搬迁安置,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坚持科学规划,加大贫困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推进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把贫困村建设成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幸福”的美丽乡村。

(四)深化贫困地区结构性改革,增强脱贫发展能力。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促进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推进结构性改革是惠农强农的必然路径,要增强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脱贫,农业发展是关键,必须找准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病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从供给端发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推进贫困地区资源收益分配结构性改革。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更多地让贫困群众分享改革的成果。比如,在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丰富地区,高水平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基地,把占用资源转变为农民股权,使农民受益;在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地区,发展乡村游,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旅游设施,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三是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与其他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在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需要补上公共服务短板。比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五)弘扬自力更生奋斗进取精神,激发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激发内生动力。要着力践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一是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要引导和促进所有能劳动的人自力更生,就业、创业,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二是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三是振奋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精神风貌。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人穷志不能短,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习书记讲话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