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范文 > 心得体会

于丹德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于丹是一位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引领大众回归古代先贤提供给世人的生存智慧,于丹对德育方面的经验也也有助于现代家长教育孩子,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篇于丹德育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昨天出席“我与于丹有约”工作坊,亲见气质女人于丹,48岁的她,魅力无比,值得敬佩!与于丹仅有1米的距离,触之可及,可我们的学识却是天壤之别。她,古今中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谈笑风生,气质淡雅,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于丹主要就新加坡老师在德育方面的提问,进行了五个方面的阐释。

  一,德育的原则是什么?

  以做“牧师”的心做“教师”! 老师只是陪伴着孩子的成长,让他们以一种尊严去探寻世界。老师要回到孩子的年龄,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大惊小怪!教师要唤醒人性自信的庄严!

  人,有着性命,生命,使命 ,然而多数人也许只有性命-意味着活着,生命-意味着生活,这两层意义,而第三层意义使命-意味着承诺,却不是所有人能够意识到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每个人如果能够随时让自己归零,他就会永远进步! 

      二,如何保持教育热忱

  于丹老师用王阳明的故事来说明,不管在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有和最初一样的热忱!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真正是一个“知行合一”者。

  人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左右生命的宽度!

  学习文化,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学习道德,是自尊人生的信念!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西方的文化是天的文化,节庆日是拜天上的神为主,如圣诞节等,而东方的文化是地的文化,节庆日是以节气为主,如清明中秋等。东方的文化 讲究阴阳。阳:太阳-进取心!阴:月亮-平常心。华族文化主要以群体为意象,西方文化主要以个体为意象。如在诗歌中,西方歌颂雄鹰的很多,而东方以群鸟为主。

  全球化的今天,应该:见天光,接地气,得人心!天光是指西方文化,地气是指华族文化,得人心是指道德!将东西方文化都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符合人类的道德,才能在这个世界走得更远!

  四,家庭教育很重要

  一个孩子,我们可以从他身上一眼看出他的家教门风怎样。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入则孝,出则悌,就是指家庭教育,可想而知,老夫子把家庭教育放在第一位。谨而信,爱众,而亲仁。 指的是社会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才是学校教育。可是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忙于挣钱,却把教育只推给学校,因而,孩子的成长不尽于人意!

  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牺牲亲子时间! 

       五,做老师的要提醒自己做到以下五点

  1 不要嘲笑 。不管对方是谁,你都不要嘲笑别人,因为你并不知道他那种行为背后真正的意义。

  2 让孩子学习为自己买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然后道歉,并改过。

  3 不要被伪命题绑架。遇到问题要去思考,这是个问题吗?也许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

  4 把科学和艺术当做信仰。科学让我们避免无知,艺术让我们活得有趣。 

       5 坚信做善良的人不会吃亏。也许暂时可能是吃亏,但最终你是不会吃亏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于丹老师对教育的看法,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又能让我们顿悟,不虚此行!

 

「标签: 于丹论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