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求职 > 求职招聘

30万名大学生接受问卷调查 5类骗局最易上当

近日,中国公安大学与“蚂蚁金服”围绕中国大学生防电信诈骗能力开展了联合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其中,近三成大学生测试不及格,只有3%的学生获得满分。

这次调查涵盖了全国近千所大学的30万名大学生,大一新生得分最低,最容易被骗。2016级新生的平均得分为66.6,2014至2015级的平均得分为69.1,2013级老生的平均得分则为70.7。此外,理工类学校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其他院校。

通过对此次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有五类骗局最容易在大学生人群中得手,分别为不能识别木马链接,轻信退款电话,对发助学金、奖学金不设防,金融常识缺乏易被诈骗和容易掉入高薪诚聘的陷阱。

在安全链接与木马链接的识别测试中,63%的大学生无法识别木马网站的链接。多数木马链接会伪装成正规网站的链接(如银行网站、电商网站等),通过伪基站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并配以富有诱惑力的文字,诱导用户点击。一旦点击,则可能在后台自动下载木马,造成安全风险。

有85%的大学生接到火车票退票、航班取消、缺货退款之类的电话容易轻信。陈同学刚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一条连衣裙,半小时后就接到了“客服退款电话”。客服称裙子缺货,需要根据短信提示操作进行退款。随后,陈同学根据短信上的链接输入了支付宝登录密码、支付密码。万幸的是,当骗子根据获得的账号、密码进行异地登录并进行大额消费时,支付宝的风控体系检测到异常,冻结了账户。

调查显示,当接到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发放奖学金的电话,62%的学生的应对存在风险,其中3%的人可能被骗。48%的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愿意为了借钱先交保证金;23%的大学生相信存在无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容易被高利息诱骗。

安全专家提醒,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电话,遇到问题要多方核实、向官方求证。财务密码和验证码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在理财方面,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年轻人要多学习投资理财基本常识,努力提升财商。骗子也利用大学生兼职进行行骗。对于先交保证金再介绍好工作的机会,41%的大学生可能会上钩。安全专家建议大学生牢记,凡是先交钱再办事的大多是骗子。
作者:兼职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