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90后”新生何时“断奶”问题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学家指出,家长陪送上学是“90后”缺乏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目前家庭教育的扭曲和错位。专家呼吁,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后要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三方面能力,别让“90后”成为被宠弱的一代。
长期关注青少年教育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指出,“90后”大学新生难自立,主要原因还在于家庭教育。不少“90后”的家长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物质上过度关注、生活上包办代替,精神健康、心理成长上相对滞后的错位,具体表现在唯恐孩子吃亏、吃苦,恨不能凡事让孩子享受优待甚至特权。在家长的过度宠爱、干预和期待下,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受到影响,变得缺乏自立能力、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思想成熟度明显低于实际的年龄。
张宝义认为,进入大学是“90后”青年走向自立的重要阶段,大学新生入学后,除了生活自理能力外,应重点培养三方面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意愿较低,在与社会的有限接触中也表现得比较自我和封闭,这将成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个障碍。”张宝义说。
同时,专家提醒,大学新生家长也要主动调整教育方式,从包办、高压转为引导、帮助,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在物质上不能过于满足,让孩子学会合理、自主地支配金钱。
作者:兼职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