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求职 > 职场故事

网络兼职高薪背后是陷阱

网络兼职高薪背后是陷阱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足不出户,月赚上万。”近期,一些“网络兼职”的招聘信息到处泛滥。宽松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令不少求职者心动。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网络兼职”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又一个陷阱。

应聘打字员被骗千余元

本想通过网络找份兼职补贴家用,不料却一步步陷入骗子设下的“连环套”,钱没赚到,反而被骗走一千多元。日前,市民李女士致电本报,向记者讲述了她遭遇的网络骗局,希望求职者引以为戒,莫再上当受骗。

李女士是位全职妈妈,一直想找一份在家里就能做的工作,既不耽误照顾家庭和孩子,又能有一份收入。今年3月,在上网时,她看到一家叫做“思八达文化传播”的网站在招聘兼职打字员,要求“会电脑打字,懂WORD软件,上网比较熟练,地区、年龄不限,可以在家工作”,并承诺“每打一万字手稿支付1000元酬劳”。

足不出户、靠打字就能收入数千元?起初李女士有点怀疑,但详细的公司介绍和招聘内容打消了她的顾虑,她决定试一试,于是按照网站提示的操作方法,注册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并向“公司”汇出了100元押金。网站客服表示过几天会有送稿员和李女士联系,签订工作合同,签完合同后会先行支付50%的工资。

第二天,李女士就接到了“送稿员”的电话,对方称手稿是一位香港作家要出版的,为防止在出版前泄密,要求李女士交纳1000元保密费,在结算工资时一并退还。将信将疑的李女士将1000元打入对方指定的账户。而后,“送稿员”又称自己拿来的是20万字的手稿本,按照字数来算,要追加2000元保密费。李女士起了疑心,便说2000元要当面交给对方,但对方却执意让她将钱汇到先前的账户。李女士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在电话中质问对方,“送稿员”随即挂断了电话,再度拨打时显示“已关机”。李女士又通过QQ向网站客服追讨汇款,对方先是答复“退款得等一个月”,后来干脆将李女士拉黑,再也联系不上。

揭开“兼职网站”的画皮

按照李女士提供的网址,记者登录了“斯巴达文化传播网”,乍一看,网页做得有模有样,除了公司简介,最新公告栏里还滚动播放着“工资支付记录”。但除了客服QQ,网站没有提供其他任何联系方式,也没有国家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编码。

网站客服称,“公司是专业为国内外出版社、印刷企业与文章小说杂志网站,提供打字录入排版校对的专业外包单位,接受2000多家客户的文字外包业务,因此需要大量的兼职人员。”当记者表示愿意直接去公司领取手稿和薪金时,对方却说“不可以直接过来领取资料,要先把押金打到帐号上才能签合同,同时您也要提供银行卡号和身份证件,方便我们把工资打过去。”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一家网站客服称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出版社,对方明确表示该社并没有打字外包业务。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说,“现在作者投稿都使用电子文档,几乎没有手写稿件。而且国内早有专门的文字识别软件,稿件经过扫描后,电脑能够自动识别文字,没有必要再出高价钱去专门聘请打字员。”

“网络兼职”骗局五花八门

如今,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兼职网站,提供的兼职信息五花八门,包括打字员、刷帖员、广告员、调查员等。这些招聘信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应聘者的要求很低,工作条件也非常宽松,开出的报酬却很诱人。

“现在工作这么难找,只要打打字,发发帖子,做些小学生都能够轻易完成的事情,就能获得高收入。怎么可能呢?”不少网友认为,那些所谓“收入可观、轻松兼职”的工作都是骗子设下的诱饵。在网上,很多求职者晒出了自己被骗的经历:

“我曾经加盟一个兼职联盟项目,这个项目的宣传语是‘加入大兼职联盟完全免费,轻松日赚100元!任务10元/个!发帖3元/帖!每天登陆奖励3元!推广好友5元/人,提成50%!’真的是非常诱人,我想都没想就加入了,不停地做任务,当我的账户达到最低提现金额时,网站居然打不开了!”

“我应聘的兼职是用软件刷广告,公司说交纳190元就可以下载软件,在我交了之后又让我交500元押金,说是用来建网站的,不交押金公司就不提供网址给你……”

当心三种“网络兼职”骗术

近年来,网络招聘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但个体涉案金额一般不大,受害人很少报案。警方表示,网络诈骗往往是异地跨区域作案,有的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查处起来难度较大。在这里,警方列出了三种最常见的“网络兼职”骗术,希望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骗术一:骗取押金或保密费。骗子以各种理由要求应聘者在工作前交纳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押金或者保障金,随后再以收取保密费、技术费等为借口,继续实施诈骗。

骗术二:借口支付工资转走银行卡资金。骗子要求兼职人员办理指定银行卡,并在卡内存入一定数量的钱,之后,骗子谎称需要将工资卡与公司账户绑定,提供给求职者一个400开头的客服电话,一旦求职者按照语音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卡里的钱随即就被转账走了。

骗术三:手机注册骗取信息费。网站通常要求求职者在加入兼职平台前,用手机发送短信进行注册,整个注册过程分几个步骤,需要连续发送短信确认信息,而每个步骤都要扣除机主的信息费,或是在机主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开通了高额收费的信息服务项目。

此外,警方还总结了网络求职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找知名的招聘网站,不要轻易相信论坛或者QQ群里的招聘信息;其次,在决定接受对方聘用之前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求证,应聘中一旦碰到要求职者先掏钱的,就应该果断放弃;最后,不要轻易泄露手机号、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

大学生如何找兼职工作? 各行业兼职薪酬参考表


作者:兼职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