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三下乡:观礁石海岸风貌,享蓝色文旅资源

2022年7月14日,阳光普照大地,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青岛市即墨区钓鱼嘴村实地调研。通过了解钓鱼嘴村周边礁石海岸景色优美,环境宜人。一片片整洁的岸滩,一排排独特的礁石,呈现出别样的海岸风貌。队员们即刻动身前往,领略礁石海岸所体现的钓鱼嘴海洋文化风采。

在岸边广布的礁石上,能看到很多不规则的洞穴和洞坑,这是明显的海蚀地貌特点之一。由于千万年来海水对海岸基岩的冲蚀、磨蚀和溶蚀,岩石表面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地貌,人们称之为“海蚀地貌”。山东一带由于半岛地形,三面环海,海蚀地貌较为典型。有的海蚀岩石位置较高,说明很久很久以前,海蚀岩石所处位置很可能还是一片海,随着地壳隆起才成为陆地。钓鱼嘴村的礁石海岸不仅见证过沧海桑田,其地貌特点也别具一格,很值得我们研究。该地域岸线曲折、湾岬相间、岸坡陡峭、滩沙狭窄,由于岩体质地坚硬,从海上奔腾而来的浪涛在岸边迸发出气势磅礴的浪花,发出阵阵轰鸣。由于钓鱼嘴村周边地势不高,因此未出现海蚀柱、海蚀崖等典型海蚀地貌,但岸边礁石上紧密分布着形状不规则的洞穴与洞坑,这就是海浪作用于地势较低的海岸礁石产生的侵蚀作用。实践队员对岸边礁石进行调查与分析,在欣赏别样自然风貌的同时,运用地理科学的学科知识对其进行剖析与研究,做到了将学科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将课堂带到了校园外,充分体现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和拓展的积极意义。

人们常常说:“生活中需要一个出口,把自己从麻木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逃离当下的忙碌,去大自然透透气。”钓鱼嘴村虽不是什么名胜古迹,却有着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清净与闲适。坐落于乡村附近,依偎着袅袅炊烟,拥抱着片片浪花,实践队员在这礁石海岸中体会到了介乎于单调与繁杂之间的奇妙平衡。浪花朵朵,海风怡人,实践队员沿着海岸线徒步,一边欣赏海景,听着大海的歌唱,嗅着大海的味道,吹着大海的微风,感受着乡村独有的一种宁静,心情便不知不觉放松下来,压力和烦恼烟消云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钓鱼嘴村作为一个滨海村落,“海洋”无疑是其财富源泉之一。在开发海水养殖产业过程中,钓鱼嘴村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比较到位的。在礁石海岸上,实践队员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垃圾或者其他污染物。螃蟹、海螺等海洋生物遍布于礁石,生态环境呈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此和谐曼妙的生态环境,不但带给人恬静的心理感受,还能给人类以源源不断的财富,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海风习习,海鸟翩翩。这是沿海居民从小所熟知的生态美景,作为一种平凡却不可或缺的美好,海岸、森林等诸如此类的自然风貌既是人类财富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人类最根本的归宿。自然生态不仅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带来直击内心深处的宁静,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实践队员通过本次对钓鱼嘴村礁石海岸的实地调研,切身领略了礁石海岸之美,成功运用学科知识于实践。同时,实践队员将亲身体验的礁石海岸风貌以及自然唯美的生态环境,记录在镜头里,落在笔尖处,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美好。将钓鱼嘴村自然环境的真实面貌呈现于社会,在信息舆论方面促进钓鱼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近期随着各地垃圾分类试点的运行,垃圾分类越来越备受关注,随之而来的,垃圾分类科普馆也将越来越普及,向大众展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

垃圾分类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

随着垃圾分类的慢慢普及,垃圾分类科普馆成为新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方式。为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优秀的垃圾分类精

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创建美好未来

2022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Min能”社会实践团与实践团指导老师闫洪月来到张店区生活垃圾科普宣教基地进行参观。实践团成员通过在宣

倡导垃圾分类,体验绿色生活

随着双碳政策的下达,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关键部分之一,而垃圾分类科普馆也将成为新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方法;为更好地了解

垃圾正确放,环境有保障

2022年7月10日,山东理工大学“Min”能社会实践团与指导老师闫老师一起走进张店区生活垃圾科普馆,跟随讲解人员的讲解,深入了解与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