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三下乡:讲好村民故事 ,记录乡村蝶变

2022年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前往青岛市即墨钓鱼嘴社区、崂山港东社区以及黄岛区泊里镇三个地区展开社会实践调研。脚上沾满泥土,新闻才能更接地气。因此,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村民,聆听村民声音,了解当地的乡村民俗、风景特色、发展历史,为乡村振兴政策下乡村新闻宣传漏洞的填补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内容。
村民故事传万户,舆论氛围振乡村
百姓故事百姓讲。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身为亲历者、建设者、贡献者,普通农民心里有喜悦、有自豪,有感慨、有期待,对其中令人瞩目的巨变以及过程中的感悟,他们最有发言权。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成员积极与三个村子的村民进行交谈,向这些见证者们收集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当地的美丽风景以及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活动。同时,志愿服务队成员将亲身调查的产业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产业,以及当地的民生微事,作为后期新闻宣传撰写的内容素材,用镜头记录下当地的美好,执笔书写村民故事、乡村变化历程,将乡村的真实生活面貌展现给大众,以真实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舆论形式,为乡村振兴再添青春新能。

干群共守脱贫一条心,共筑乡村振兴同目标
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成员向村民了解到,在当地,不管是贫困户、创业户,还是广大扶贫干部、村书记,大家都铆足劲为乡村振兴发力,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干部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干好事,村民们也踏实勤劳,为建设美好的乡村生活出一份力。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也了解到,无论是即墨钓鱼嘴社区、崂山港东社区,还是黄岛区泊里镇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村委会和村干部们。村干部们积极带领村民们发展,村民们积极配合,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志愿服务队成员也用笔端、话筒、镜头,记下了这些乡村振兴中的“好声音”。把新媒体平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声音好故事,书写好、传播好。让村民、村庄的故事传入千家万户,鼓励更多的乡村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久久为功,向更多村庄展现广大干群主动作为、迎难而上,致力乡村振兴的决心与壮志,以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报道乡村好经验好做法和辉煌成就。

记录乡村华丽蝶变,打造全新乡村媒体
打造“互联网+三农”乡村的发展,需要深入乡村村民,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因此,志愿服务队成员与村民深切交谈了村民对于网络宣传平台的看法以及探讨教授如何运用“互联网+”等新型的媒体平台,发挥团队成员地理专业以及新闻专业知识,填补当地新闻宣传的漏洞,帮助当地产业打造特色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乡村的美丽风貌,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由量变达到质变,进一步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特色旅游业,助力当地健康发展,打造青岛风景文化艺术园,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并时刻记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地村民非常配合,积极向志愿服务队成员介绍当地的特色产业、特色文化、乡村风景,表示非常愿意学习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同时村民们向志愿服务队成员表示感谢,并相信新媒体平台将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乡村振兴是时代所向,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积极深入村民,向当地村民了解乡村发展变化历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的成果,记录乡村的华丽蝶变,见证产业的开花结果,书写乡村振兴的完美答卷,全方位、多角度、真实的向社会传播好乡村声音、展示乡村美景,在扎根基层中燃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之志,以青春力量汇聚田园乡村,用妙笔镜头记录乡村美貌,为乡村振兴增添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近期随着各地垃圾分类试点的运行,垃圾分类越来越备受关注,随之而来的,垃圾分类科普馆也将越来越普及,向大众展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

垃圾分类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

随着垃圾分类的慢慢普及,垃圾分类科普馆成为新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方式。为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优秀的垃圾分类精

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创建美好未来

2022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Min能”社会实践团与实践团指导老师闫洪月来到张店区生活垃圾科普宣教基地进行参观。实践团成员通过在宣

倡导垃圾分类,体验绿色生活

随着双碳政策的下达,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关键部分之一,而垃圾分类科普馆也将成为新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方法;为更好地了解

垃圾正确放,环境有保障

2022年7月10日,山东理工大学“Min”能社会实践团与指导老师闫老师一起走进张店区生活垃圾科普馆,跟随讲解人员的讲解,深入了解与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