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千年积淀,遗产代代传承。各种形式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增强自身的人文感知力以及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力,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汲取丰富的创作元素,还能帮助非遗传承人提升非遗项目的知名度,给非遗传承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使非遗走出传承困境。7月15日下午,成员们来到了紫寰路小学,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对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进行了参观,并对该校“非遗进校园”各项活动进行了了解。该校不仅开设了戏曲课外活动班以拓展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时还将书法、国画等其他非遗文化纳入课程,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校领导表示,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要“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发挥非遗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推动非遗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不仅可以使非遗文化融入新一代青年的学习生活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运用,还可以使非遗文化与时代同进步、共发展,增强其创新与活力。
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依旧保持魅力;历史,如何在时代激流中持续传承。这是我们当今时代每个人的责任。美好不会因时代更迭而消失,历史如此,非遗文化也是如此。相信随着“非遗进校园”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非遗传承与创新将迸发出更多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