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延续,点燃火种

文化延续,点燃火种
在学校的支持下,“青里社会实践队”于最后一天布置展览回,将这十天的支教成果即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显示出来。
 
队员合影留念 (校长 摄)
  7月16日上午各个班主任主持班级课程,并准备了班主任寄语,2班班主任冯滢滢在给学生的寄语中写到“在短短的十天里,也会觉得艰难,这是我第一次支教,会有觉得管不住你们的时候,也会为解决同学间的小矛盾感到为难可其中也收获了温暖与感动,一声声的‘老师好’‘老师,您辛苦了’总会让我觉得这些天,值了!我所希望的是你们不一定要记住我,但一定要记住以后要遵守课堂纪律,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话毕掌声雷动。
 
队员冯滢滢念班主任寄语 (陆虹燕 摄)
其余队员负责布置场景,拉绳布置扎染作品,将学生的剪纸作品贴在窗户并摆列学生在口罩创意课和美术拼贴课的作品。
 
队员准备展览会 (林欣茹 摄)
“青里社会实践队”召开在织篢凤地学校的最后一次会议,在会议上队长施晓慧强调要最后的活动要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并注意回家安全。将“青里社会实践队”的支教成果充分展示。
 
队长施晓慧发言 (冯锦怡 摄)
  下午三点,阳西凤地学校校长王晚兴、副校长曹似勇、学校书记以及各位主任、老师到达凤地学校参加“青里社会实践队”的成果展览会,队长团向领导们逐一介绍支教成果即学生作品,展览会中后段各位领导与“青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一同进行扎染活动,全部学生积极参与,与队员们合影留念,参观展览会所展示的作品。领导们亲自参与到扎染活动,充分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为中华传统文化延续注入新一代新鲜血液,尽微薄之力,创希望之光。
 
副局长朱江洪与校长王晚兴参与扎染活动 (陆虹燕 摄)
“青里社会实践队”的支教活动进入尾声,最后全体成员在阳西县织篢凤地学校门口合影留念为支教活动划上句号。十天不能改变什么,但明显感受到祖国花朵在乡村的土壤蓬勃生长,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发掘,红色力量得到壮大。“青里社会实践队”为当地乡镇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以此促力于粤西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另一方面,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进一步正确地认识自身价值,提高人生价值,锻炼个人,并且深入社会,付诸实践,使青年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锻炼与提升,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多方面的科学素质人才并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到乡镇。在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呼吁当地的人民重视艺术教育,珍惜学到的知识,点亮优秀文化传承的火把,延续文化火种。
 
合影留念 (4班学生 摄)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畅游蒙东,感受蒙族风情文化

为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作为“信承文化”实践队的一员,在7月7日,我在家乡呼伦贝尔展开了对蒙古族文化的实地寻访,来详细了解蒙

呵护成长,扬帆启航

呵护成长,扬帆启航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视听障碍儿童的关注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投身于对视听障碍儿童的成长教育之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