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期间,赤言队的宣传工作采取轮班制,宣传组成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宣传设计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宣传内容充分展示出队伍的鲜明特色与丰富创新。
(一)古色古香,特色鲜明
队伍建设之初,以语言文字推广为出发点,探索出古色古香的队伍风格。与华南师范大学语言文字推广的基地主题相结合,力求打造古韵典雅的队伍名片,展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辨识度。队伍将此风格贯彻始终,从早期的队伍logo、吉祥物设计到正式活动的队伍破冰,开营仪式的公众号推送制作以及教学组别的专栏介绍,从画面到文案,富有古韵而不失活泼,无不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在此期间队伍还设计出一套匠心独运的精美文创产品,留待活动的最后赠送给实践地的学生以及队伍成员们留作纪念,特色鲜明,诚意满满。
(二)创新电台,推广传承
与此同时,队伍创造性建设师生共读电台,推广诗文经典,传承非遗文化。赤言电台以“喜马拉雅”平台为依托,围绕阳明文化和当地非遗文化,将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相结合,创设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台节目。节目着重介绍了实践地——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当地的历史人物王阳明的诗文及其相关事迹,此后还会有非遗文化的内容放送;致力于挖掘当地文化内涵,真正实现文化推广和传承。
(三)形式配套,多媒结合
赤言队宣传工作还有一大亮点,便是其宣传形式的配套以及与多媒体结合的丰富。除了电台的阳明诗文,队伍创设的公众号“赤言盛夏”还陆续推出阳明经典系列推送,“心学口诀”特辑,讲述王阳明的生平,分享每日心学,与电台诗文相得益彰。公众号还设有队伍的两大组别——“文教组”与“语推组”的教学专栏,推文生动活泼,可视化程度高,备受关注。虽然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教学主要采取线上的形式,具有颇多局限,但队伍通过公众号总结回顾当日课程的方式,既能够让实践地的学生巩固所学,又进一步体现队伍教学的专业性和社会实践的深刻意义。多媒体展现队伍建设与教研成果,妙趣横生,丰富全面。
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赤言队的宣传工作还将贯彻队伍风格、不忘实践初心,充实宣传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更多改进,提高队伍影响力;同时也期待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