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研主要以了解黄山松的生长环境及其值得当代青年们学习的精神为主,同时倡导大家学习和传承黄山松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走进黄山,孙文博先前往了慈光阁进行游览,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大片绿色的黄山松,四季常青,随后登上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由光明顶往下看,随着山峰的连绵起伏伴随着一片一片的松林波澜起伏,像滚滚的波涛,真可谓松的“海洋”。紧着志愿者孙文博来到了黄山玉屏楼右侧,用镜头记录下矗立在玉屏楼一旁,在文殊洞之上被称作黄山十六大奇松之一的“迎客松”的风采。“迎客松”高约八米,它的松针极细,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迎客松的枝叶多数长在右边,向前伸出,那样子就像在向来自国内外的宾客招手欢迎。
在一个陡峭的山崖上,有一颗生命力极强的松树,它生长在石头里,与恶劣的环境进行抗争,志愿者孙文博表示:“我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得知它的名字叫做破岩松,可直到我亲临现场,才真正感受到 ‘扎根峭壁遒枝苍,淡漠良材幽谷藏。雨打炎欺神抖擞,风撕雪压气昂扬’,它的生长环境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黄山松精神,它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黄山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展现了安徽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 大力弘扬“黄山松精神”,有利于展现安徽省的精神文化多样性,更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做好精神文化的传承。
笑迎逆境愈坚劲,兴弄声涛奏乐章。效仿松贞情不老,传承世代永强邦。此次调研活动,对于了解黄山松精神以及对安徽传统精神如何在新时代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志愿者了解到黄山松精神的精神内涵,表示自己将在明年继续参加此类有意义的活动,立志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黄山松精神,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弘扬家乡优秀精神文明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