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水墨,感受当代水墨的艺术特点以及新水墨的表现方法,7月20日,向草原夏令营在奈曼三中开设了实验水墨课程,在蒋琳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课堂,开启了自己全新的水墨作画之旅。

课堂伊始,蒋琳老师从作品赏析入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面对美术课程,孩子们的回答天马行空,眼神中不免满是对课程的好奇与憧憬。

学生们首先学习的是水墨拓印。拓印原指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流传的工艺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实验水墨课程中的拓印保留了传统拓印的基本技法,但重心却放在了更加随性无拘的创作发挥上,低难度、高自由度的操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们在蒋琳老师的指导下,将墨水和不同颜色的颜料依次滴入水中,在大胆的发挥创作下,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图案跃然出现在水面上。对学生而言,这是初次尝试的新奇,是动手实操的满足,亦是完成一幅意义丰富的作品时的雀跃。
课程的第二部分是水墨滴画。滴画是绘画中一种十分自由不受束缚的创作手法,创作者往往是将笔刷蘸上颜料后,随心所欲地挥动,将颜料随性地滴落在画布中,从而脱离了传统的绘画方式。
当创作完成后,孩子们争相欣赏彼此的作品。蒋琳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反响积极,虽然稚嫩的面孔上略带羞涩,但却按耐不住想要分享的喜悦。

在展示的过程中,蒋琳老师多次提问,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让学生们从一幅幅不同的作品中去推测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蒋琳老师说:“实验水墨并不以课本知识的教授为目的,而是用全新的课程帮助孩子探索和发展课外的兴趣爱好,给予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到实践的乐趣。”实验水墨课程的开展,是向草原文化夏令营重视兴趣发展,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现。
实验水墨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通过实验水墨学习培养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向草原实践团负责人包晗说:“当今的水墨画教育旨在大力提倡创新思维和发展艺术创造才能。但长期以来,单独的水墨画教学课程极少,缺乏对其绘画神韵的正确诠释。对学生进行水墨画教学,无疑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所在,也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日后,支教老师们必将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实操为船,以兴趣为帆,扬帆起航,在奈曼三中这方小小的天地中,给予孩子们一个多彩且难忘的假期。 |
|
作者:郭润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向草原支教实践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