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团队针对前期的调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7月20日至7月30日,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合作,一同对纪录片《一叶茶、千夜话》的语言翻译进行分析。在分析汇总的过程中,团队发现意译方法和归化方法的使用占比较大。团队推测意译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纪录片中有多处描述性中文,另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其中出现了部分文言语句。而归化方法的使用则是由于纪录片中出现了“一帆风顺”“举手之劳”等中文所特有的成语,使用归化的方法进行翻译可以更精准地表达了其中蕴含的意义,为目的读者提供更流畅的译文。8月1日至8月20日,团队又对《茶经》的英译版《the classic of tea》进行了相关分析。团队发现由于茶经的原文为不便与理解的文言文,所以翻译时直接采取了翻译中文译文的方式进行翻译,更加便于理解和传播。但团队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译者在注重表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原文中所蕴含的东方意境和文化底蕴。虽有几处保留,但很多地方都舍弃了原文独有的意象底蕴,缺乏原文中融合的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文化。
接着,团队对前期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意见进行汇总,如建议广泛翻阅更为专业的书籍和文章做参考依据进行分析、参考;部分难点可以考虑请教指导老师等。最后,团队队长丛宸宸对后续的调研计划和报告撰写进行了安排筹划,为团队顺利完成结题工作做好了准备。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传播中华文化、提升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茶文化的翻译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希望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能为茶文化的广泛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