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合肥工业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红色古镇,赓续红色血脉

2022年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6名学子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组建“红色资源振兴乡村”实践团队,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走进皖南事变主要发生地宣城市茂林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从多个维度,详细调研了皖南事变的详细经过、当地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与当地政府共同出谋划策,探索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队一行人抵达安徽省宣城市茂林镇,进行“自上而下”式的实地调研。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茂林镇政府,当地政府为实践团队安排全程陪同人员,以体现对实践团队的支持。随后与当地文明办主任、组织委员等一行人在会议室进行相互交流。工作人员从地理环境、红色资源、乡村振兴、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为实践团队介绍了茂林镇大致情况,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挖掘更多的红色故事,加强对当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帮助当地通过红色资源带动乡村振兴,让村民在思想上更有收获,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双方就茂林镇现有红色资源如何保护和开发进行探讨,调研团队表示后期将向政府提供相关实地讲解视频等资源,以助力红色资源更好的利用。图为实践队行走在田野上
上午10时,实践团队前往溪里凤村,村书记邀请村里老党员向实践团队介绍。随后,村里老党员和实践团队分享了他在村里几十年来,考察和纪录的当地红色资源情况。老党员感叹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变化巨大,从乡村公路的全面改善到村民饮食结构与显著提升,从农产品单一到农业结构多层次化,从连片贫困到整体脱贫再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变化见证了党的不断成长,也亲历着人民生活的质性蜕变。但是,在交谈中,老党员也表示出对于当地红色资源传承和保护的担心。随着时间推移,当地经历当年皖南事变的子女都越来越少,如今的年轻人甚至不再了解当年村里所发生的的英雄事迹。老党员期盼有更多人来到这里考察,借助调研团队的力量,为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尽力。
在采访过程中,老党员不止一次强调:“作为一名党员和溪里凤村人,我一定要将新四军在皖南事变的经历和铁军精神继承和弘扬下去,这样才不算忘本。”
下午,在当地书记的带领下,调研团队联系到当年帮助过新四军的烈士后代。实践团队为老人带来生活所需的米面作为慰问,并清理了老人居住老屋门前石台上的杂草。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一谈到自己父亲当年的英勇事迹,依然十分激动。当年,老人的父亲为了保护新四军战士的遗骸,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安放在后山的一片竹林之间。为了守护战士遗骸,老人的父亲一直住在山腰处,直到抗战胜利才将英烈重新安葬。
实践团队随后前往老人所说的竹林处,走在田间地头上,实践团队队长表示“当年新四军突围后,这里便被国民党反动派所占领,反动派为了找到躲藏的新四军,还对当地村民进行过严刑拷打,可想而知留在这里会遭受到多大的苦难。”竹林已无当年的战争痕迹,只留下一个深坑,记述着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老人的子女并不在身边,但在村里的帮扶下,仍可以自己生活在干净的房间里,这无不得益于国家政策。“山山埋忠骨、岭岭有雄魂、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史将这句话践行始终。
傍晚,实践团队在溪里凤村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讲述红色故事,提出问题进行有奖问答。村民向实践团队反映了村里存在的问题,团队成员也对需要整改的方面进行了纪录,并表示在后期将整合相应解决方法,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实践团队“接地气”式的调查和普及,使当地的村民在倾听红色故事、接受党性教育的同时,又收获了快乐。
在当天的调研中,调研团队更清楚的了解到溪里凤村所拥有的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离不开政府党委的推动,党支部也是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次实地考察,使调研团队更加明确了在接下来的调研任务中的着重点,队员们相信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将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调研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为了解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现状,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学党史、铸信念、跟党走

为调研身边人们对党史与革命的了解程度,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前往苏州展开调研。

聚焦城乡医保并轨 探索改革新成效

聚焦城乡医保并轨 探索改革新成效

社会医疗保险被认为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工具之一。医保制度改革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成立的“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