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奔涌后浪“志愿服务队风采
- 基本情况
- 实践时间:2022年7月1日---7月10日
- 实践地点: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辛西路138-54号山东全冠体育俱乐部
- 实践方式:回访优秀校友+志愿体育培训服务
- 团队详情:队长:李超
指导老师:杨尚剑(教授)赵修涵(助理研究员)
- 接受单位详情:全冠体育创办人孔珍毕业于山东大学(01级工商管理专业),曾荣获99年山东省中学生800米第一名。2001年第八界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800米,1500米第三。200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800米第三名。2003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800米第三。邹建峰(00级工商管理专业)98年山东省中学生十项全能冠军,临沂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99年山东省中学生十项全能第一。99年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2000年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第三名。2001年全国第八界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十项全能第二名。200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十项全能第一名。2003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十项全能第一99年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十项全能第一99年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400第一。创办俱乐部已两周年俱乐部重点培训体育单招,普体高水平训练。普体专项有田径,排球,武术,体操,田径教练和排球教练,都是山东大学高水平毕业,在全国拿过较好的名次,多次拿省冠军。都在省队训练多年,有比较丰富的带队经验。武术体操教练都是从山东省队退役教练,从事专业训练十多年有丰富的带队经验。训练基地目前达到3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大型的室内球馆和体操武术健身训练综合馆。2022届学生长期练到体考的学生有68人,体育满分6个,95以上的25人,90分以上的95人。暑假训练人数多达200多人。长期稳定训练的能在180人左右。每年的寒暑假都有大学生前来来实习。并且每年输送队员本科率达到百分之60,有南京大学,山师,中医药,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大学,新疆哈什大学等。正是由于山东全冠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我们的优秀校友所创办,我们才得以找到回访优秀校友+体育志愿培训服务相结合的主题。
- 前言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事。而暑期社会实践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则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深思熟虑的,学校方面,当然希望学生能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而作为学生来说,则希望能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不到的事物、学到无法通过课本来学习的社会知识,也希望通过暑假这个较为难得的机遇,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 实践过程
在7月初,我招募了山东大学体育19级20级以及21级的同学组建了体育学院“奔涌后浪”赴鲁东志愿服务队。我们在严格落实学校政策要求,切实保证疫情防控防护的前提下开展了202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队长也是第一次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为了统筹相关事宜,让同学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校友经验带来的启示,让校友感受到学院培养的学生有高素质高知识以及给受培训对象切切实实的帮助,提高受培训对象的运动成绩。我先进行了活动构思:招募队员、组员分工、物料购买。召开社会实践团队部署会议,明确各成员之间任务,预约校友,统筹安排、组织策划,为提高采访质量和体育培训成果,团队进行集中采访知识和体育授课的培训,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总结。在这次的团队部署会议中我们将每一项任务都做到面面俱到。例如各成员的工作任务我也给队员们做了细致的划分,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所承担的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类:统筹协调工作、线下调研工作、采访稿撰写工作、培训教案撰写工作、编辑撰写宣传、投稿宣传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体育学院“奔涌后浪”实践队在体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前往鲁东开展了体育志愿培训服务活动和回访优秀校友活动。团队将回访优秀校友和体育志愿培训服务相结合作为主题项目,旨在接受优秀师哥师姐传授经验的同时,将在学校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与优秀校友进行分享交流,进行一场跨时代的山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学以致用。“奔涌后浪”实践队也志在将大学所学到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全冠体育的学员们,进行一场专业的技能培训。

知识总在授业解惑中发扬传承。从专业出发,体育学院“奔涌后浪”志愿服务队以采访稿的形式向研究体育产业多年的孔珍校友那里学习到现今济南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在体育产业组织创新方面,济南市的线上培训、线上赛事、智慧健身站点、休闲运动小镇、赛事运营等形态层出不穷;通过与师姐的交流和在全冠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实践中,“奔涌后浪”实践队成员也感受到济南市的体育产业新业态还比较脆弱;体育业态创新和融合步子小,节奏慢,面临着高端人才、政策资源、技术基础、跨部门联动和营商环境等多方面的短板和挑战,但是在大环境的体育强国、全民健身计划之下,体育产业的兴起是必然的。
我们以在学校学习到的更科学、更全新、更健康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以及指导理念对全冠体育人进行了一场突破性的培训。我们通过讲解和动作示范的教学技巧从运动员的基础动作到拔高性训练方法采取了点对点的教学,不仅让他们对训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而且纠正了他们以前的一些错误训练方法和理念。我们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十天内将时间均匀地分配给了不同的运动专项。培训的专项有武术、篮球、200米、排球、400米、跳远。我们对运动员的培训由面到点,具体到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以武术和二百米为例,对200米的运动员,我们志愿服务队的队员采取了跟跑以及领跑的方式。在跟跑的过程中发现运动员的动作问题,摆臂的动作、步频的节奏、重心的位置、折叠的动作以及压弯的技巧。通过跟跑发现运动员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再给运动员进行领跑练习,通过领跑练习使运动员体会到200米跑的腾空感、扒地感、节奏感。对于武术专项的运动员,我们依据高考的要求给运动员们进行了组合和器械两方面的指导。在组合方面,我以运动员的基本功为切入点,我通过撕腿、压叉、提高爆发的方法在短时间内给运动员的基本功进行突破性的拔高。在器械方面,我首先给运动员们整改了一下整套套路以提高流畅感和舒适感。然后将整套套路进行分段练习以提高运动员的节奏型和熟练度。最后我把运动员们的套路精确到每一个动作,包括弓、马、仆、歇、虚步五个基本步型,以及摆头、定式、眼神身法这些小动作。正所谓学以致用,灵活运行,这些经验是我们团队成员课程的学习的助推剂,立足于实践,是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方面。


四、实践结果及经验总结
目前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处于多元发展阶段,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得到广泛开展,体育志愿服务专业性增强,服务理念和活动项目也不断创新。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当前,体育强国建设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还有很多风险需要应对,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志愿精神能够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文化是关键领域和重要内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载体,志愿服务能够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体育领域思想引领、促进体育文化创作和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利用等方面积极作为。志愿精神也能够在提炼运动项目精神、传承中华体育精神、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注入奋勇拼搏力量中熠熠生辉。我们期待着志愿精神在新时代锦上添花大放光芒!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校友经验带来的启示,让校友感受到学院培养的学生有高素质高知识以及给受培训对象切切实实的帮助,提高了受培训对象的运动成绩。也让我们对体育培训、体育产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道路。同时也宣扬了山东大学,给更多高中学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使山东大学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此外,在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华体育精神。并且在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战略任务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总体来说,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奔涌后浪”赴鲁东志愿服务队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得到了山东大学优秀校友孔珍师姐和全冠体育学员以及山东全冠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认可。此外,我们还通过大学生新闻网、今日头条、大学生联盟、今日大学生网、大学生校园网等进行推广与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实践并参与社会实践。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缺点,其中包括实践开始前准备不到位、采访的问题不够深入、给受训运动员的指导不够全面等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认真的吸取此次实践活动的经验,争取做到更好。
暑期社会实践,是青年一代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必要行动。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家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这也正是我们队伍的初心。为了我们今后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会当中去,为了我们早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了能够更顺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长服务于社会,让我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