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为了解深入学习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现状,了解当地因地制宜的产业特点,2023年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钓鱼嘴村进行实地探访,志愿者们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村中第一产业发达,尤其是渔业和种植业,为村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就独特种植业
       钓鱼嘴村位于鳌山湾东岸,三面环海,因此渔业发达,南依皇母山,使该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发展种植业。种种因素造成本村以渔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第一产业结构。据村民介绍,该村大多数人家旁边都有一个小菜园,种植各类果蔬,并且许多果树都种在路上,更显当地种植风气盛行。
       由村民带领,志愿者们沿途参观当地花生玉米之类的农作物,农民通过种植作物来增加收入,据村民所说,该村并未采用大规模种植某种经济作物以实现产业化的行为,仍实施自主经营的模式,主要依靠中老年村民来进行作物的种植,未来种植业如何发展也成为村民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目前,该村进行作物栽培着重点还在于三点:一是对经济作物进行肥水管理,使其拥有良好生长状态;二是对于对流性天气的预防,做到对强降水、大风、冰雹天气的防范;三是对农田进行除草、除虫、施肥,进行田管,保证作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在与村委交流过程中志愿者们了解到,日后钓鱼嘴村能否实现生产要素适度规模化、品种流程专业化、生产方式创新化要看村民的配合度与政府的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后才能做出决策。

图为实践队员在观察田地分布及其中的农作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多样的种植种类创造更多收益
       除了经济作物,该村随处可见的果树也十分惹眼,三步一桃树,五步一梨树,十步一无花果树。钓鱼嘴村没有专门的果园,果树大多种植在农田旁、家门口、道路旁,由此可以看出,该村种植果树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这是各家各户村民出于对自己生活的热爱与对街坊邻里的善意,也使村里充斥着人情味。
       当前,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等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的种植面积产量与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三位,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钓鱼嘴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志愿者们认为在皇母山上大规模种植果树正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做到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让有种植经验的村民传授种植方法,使热爱与人情味变成更有利于村民生活的一份产业,也不失为好的致富方法,改善渔业在该地独占大势的局面,为村民提供更多致富选择,发展壮大当地种植业。

图为村民向实践队员们介绍自己种植的桃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种植创造价值,又不失人情味
       在钓鱼嘴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小菜园,里面种有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人人都是蔬菜种植的好手,只不过他们种植的蔬菜不对外销售,更多的是自给自足,供自己食用。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地,在他们的小菜园里,处处都显现出生命力,也足可见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有一位村民告诉志愿者“自己种植有机蔬菜好处可多了,这一来确保了自己和家人吃的是正经的有机食品,吃的健康又放心,二来节省了购买有机农产品的开支。”志愿者采访的另一位村民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自己种点菜也算是充分利用了自家园地,自己也可以实时关注蔬菜生长情况,自己种菜吃菜,这也是种乐趣。”无论出自何种原因,村民们的生活与小菜园联系紧密,小菜园于他们而言,既是粮仓又是花园。

图为村民在自家菜园种植的茄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
       钓鱼嘴村气候适宜,地势优越,依山傍水,十分适合种植业发展壮大。该村目前农耕文明已十分发达,正可以通过发展种植业来突破农业发展上限,为农业发展增加更多活力,让村民们把对于栽种的喜爱、对于生活的热爱转变为种植业的发展的动力,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推动钓鱼嘴村走向致富之路。


图为志愿者与村委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涵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