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建设社区,落实乡村振兴
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村委的“头雁”作用至关重要,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为了解村干部们对当地振兴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及港东社区的村志村史,刘书记帮助实践队员对当地基层村委展开实地探访,探寻港东社区当下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通过挖掘和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为港东社区振兴注入独特的活力与吸引力。
当天上午,刘书记在村委会接待实践队员。刘书记介绍道:“我们港东社区位于文武港东侧,东临黄海,南邻峰山西社区,西邻港西社区。2020年,社区1000多户,居民以刘姓为主,占总人口的90%。港东社区总面积2.7平方公里,境内有兔子岛、马儿岛、狮子岛、女儿岛、长门岩、小管岛等岛屿。社区村民利用港东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开展海景民宿、制作甜晒鱼等方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带动港东社区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村民意识到在旅游业方面的巨大潜力,想要围绕海边渔村做文章,进一步带动当地发展。对此,实践队队员将筹备建立运营村庄微信公众号的事宜,以便在当下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传递村庄的声音,对村庄进行更加有效的宣传,这将在新闻舆论方面吸引更多人关注从而支持港东社区的发展。

图为村干部与实践队员交谈。通讯员 刘佳辉 摄
发展多样产业,收获傲人成绩
除了港东社区的总体概况,在随访港东渔码头时,刘书记还主动向实践队员介绍起港东社区特色发展模式,也了解了如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措施。社区以渔业为主打品牌,努力打造“新型渔业小镇”。同时积极发展种茶业、海产品加工业等其他产业。跟随刘书记的脚步,我们走进一家甜晒鱼售卖点,商品琳琅满目的挂满了整个柜子,工作人员介绍道:“在2017年的时候,中央电视总台记者曾来港东社区报道甜晒鱼,甜晒鱼一天三次登上央视新闻,提高了港东社区的知名度,因此,甜晒鱼成为向中国展示港东社区风貌的亮丽名片。此外,港东加工厂制作的的鳕鱼片也很出名,它出口多个国家,地区出口总额占比大,是港东社区在国际上的名片。”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村内种植的茶叶。通讯员 刘佳辉 摄
刘书记谈到,港东社区未来发展要始终依托这个理念。第一是利用新兴技术大力发展渔业,以此来发展海产品加工产业;第二是多产融合,包括下一步的旅游业建设,还有建筑业、服务业等等。听完刘书记的讲解,实践队员也向他提出了现代渔业不能再向传统渔业回流,应该运用好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来实现产品的更高层进步和更快速解决问题的观点。
分析问题,规划未来
整合随访跟刘书记的谈话资料,实践队员发现社区建设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污染问题,在建设前期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一开始老百姓将垃圾乱扔乱放,导致大面积近海海域受到污染,影响渔业、旅游业发展,可大家都认为垃圾乱扔影响不了什么,其实不是这样。垃圾影响环境质量,进而影响渔业、旅游资源。所以首先需要改变思想,给老百姓讲清楚我们要干什么?”刘书记对于港东社区建设总结出三个“资”,即资源、资产、资金。“资源,就是我们的资源;建设健全基础设施,就是资产;用资产赚取的利益,就是资金,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乡村居民是实现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在社区随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港东社区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如画”,社区也做出了许多努力。首先成立了很多产业合作社,集体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再请技术员提供免费指导,教老百姓学到更多更先进的渔业技术。此外,港东社区的村干部经常给村民们进行科普宣传,讲解相关知识,通过对乡村居民的各种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居民的主体意识,就连村里大多老人都知道社区建设这一政策。受访村民表示,和以前相比,村里各方面得到改变,交通设施也更为完善,日子更有盼头。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与当地村干部合影。 通讯员 刘佳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