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合肥学子三下乡: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龙潭村 7月11日电(通讯员 王宇杰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为帮助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了解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龙潭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传承乡村振兴精神,深入贯彻二十大思想,激发当代青年的“三农”情怀。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赴龙潭村调研国情观察团走进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龙潭村,开展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进百村、访千家、写万字,在基层读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活动方案。同学们走村串户,深入乡村社会,开展走访调查、采访学习、乡村问计、助力振兴等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传承红色基因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知行合一,在不断实践中,严谨务实、深入实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把“强国有我新征程”的青春好文章写在龙潭的这片大地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礼党的二十大。团队成员们深入农户家中,相继走访了多位村中留守的老人与退伍老兵,切实感受乡村振兴给村中带来的变化。
在龙潭村乔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整个村子,沿街路过一户户人家,在团队走访村落,采访村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采访到两位特殊的村民,一位退伍老兵和一位八十高龄的空巢老人,他们在龙潭村生活了几十年,在团队成员的询问中,他们向团队成员讲述了龙潭村近十年年来的变化,表示现在的龙潭村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龙潭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都予以肯定,对龙潭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路都修宽了,村儿里现在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从两位老人的口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龙潭村现在的大致情况现在村里种地的人家已经都很少了,村里大多的土地都承包给村里的企业,村子大多数人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来自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村里的小孩子也只在假期时才会回到村子,也就是说,村子里更多的都是剩下的老人。随着龙潭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里老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村支部对村里的老人也多有关心和照顾。
在本次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切实了解到龙潭村的发展状况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情况,走进村民生活,拉进与村民的距离,真正了解到现在农村的新面貌。以实地调研、走访调查为主要方式,联系农民群众,收集农民群众的想法与建议,有利于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切实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图1 团队成员采访龙潭村村中老人( 施睿 摄)

图2 团队成员进行问卷采访龙潭村村中老人( 王永倩 摄)

图3 团队成员采访村中高龄退伍老兵(王永倩 摄)

图4 团队成员与村中退伍老兵进行合影(王永倩 摄)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

适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的“把党的伟大革命进行到底”,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Redcul—追思溯源”社会实践队队员

功业常齐天地永,红旗自有后人擎

我作为“Redcul—追思溯源”社会实践队的一名成员,来到沂蒙革命纪念馆。在与红色英魂的碰撞、交流、感悟中,开启了一段新时代青年的寻

访文化传人,承文明精华

中国计量大学“量教有为”团队在支教之余,通过拜访“邓川汉调”传承人,传播中华文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