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传承李庄红色火种,助力乡村振兴——川轻化“李庄实践队”团队 赴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响应时代传承和发展呼声,了解李庄文化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总结先进示范乡村发展经验,助力全国乡村振兴。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经院李庄实践队”团队赴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开展以“李庄焕发生机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原因及措施探究”和“关注李庄,传承红色历史”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采用“访谈+实地调研”方式进行。
实践第一站:酒香渔美,美学乡村
安石村,位于川南地区的宜宾李庄镇,长江从这里起航,农耕文明的底色在这里熠熠生辉。2022年该村共接待游客35余万人次,实现集体经济及各类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返乡就业创业100人以上,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翻身一变“领头羊”。通过采访综合专干雷晓得知安石村渔民上岸后转型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水塘设施进行特色内容建设及深度文化挖掘,打造成集水产养殖、垂钓、休闲、科研、科普、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生态景观综合体。跟随村牌指引实地进行调研,实践队成员踏足翠绿的稻田体验“稻田+”生态系统和“稻鱼共生”有机循环系统,团队成员无处不感叹现代化农耕文明的智慧。

实践第二站:中国李庄,高桥竹村
团队就村企合作理念,现行发展状况,乡村治理体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对高桥村党支部书记胡杨进行采访。通过胡书记的讲述,团队成员了解到村庄发展以“十个竹”为基础打造特色竹村。总项目占地面积共约3000亩,预计全部建成后可年收益2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新区农户40余户约150余人就业增收,让村民在家实现灵活就业。纵使过程艰难,高桥村也成功盘活了农旅结合竹特色产业发展这盘棋。谈话末尾,胡书记表示会进一步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和就业政策,促进医疗和旅游体系健全,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

实践第三站:居安思危,传承红色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队员们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跟随一座座人物雕塑、一件件红色遗物重温了中国抗战时期作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李庄的文化抗战历史,每一件文物、每一页文史资料、每一幅历史照片,都在讲述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文化抗战精神。
情系家国,薪火永续,队员们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秉持着学习乡村振兴优秀经验的初心,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与振兴与要充分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创新的乡村发展道路,同时也增强了传承红色血脉的信心,坚定了践行铮铮誓言的决心,纷纷表示将更加担当使命、踔厉奋发,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