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李玲利 李代明 通讯员:王冰滢 史锦璇)
为深入了解湘潭纸影戏的发展脉络和深厚底蕴,解码新时代下湘潭纸影戏的发展路径,7月11号下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赴湖南省湘潭市社会实践团在湘潭市雨湖区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对湘潭纸影戏传承人吴渊先生进行访谈,希望通过与吴渊先生的直接对话,直击非遗传承人的初心,了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初心:家族使命与个人抉择
吴渊先生出生于一个纸影戏世家,祖上制作和表演纸影戏的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吴渊先生的爷爷则是湘潭纸影戏第二十代传承人,他自小便看着爷爷摆弄纸偶,演绎纸影,长期的熏陶下,传承纸影戏的萌芽在吴先生心底种下。大学毕业后,他面临着人生的抉择,是在广东从事一份稳定的法律工作,还是回到家乡湘潭传承非遗,人生的分岔路上,吴渊先生选择坚守初心,不负爷爷的殷切期望和家族传承的重任,选择回到家乡湘潭,跟随爷爷的步伐和前辈的足迹,学习纸影戏的制作与表演技艺。
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高收入到收入不定,做出这种选择,团队成员不敢想象,这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气,但吴先生谈到这段经历时,只是轻描淡写略过,或许在吴先生心中,传承纸影戏早已成为他命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吴先生表示:“以前就是自己自娱自乐,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其实也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们老祖先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这种古老的艺术。 ”怀着这份期望,回到家乡后,吴渊先生将家里的住房改造为一个对外展示的专业场馆,建立了我国首个私人纸影博物馆。纸影博物馆的建立,彰显了先生对纸影艺术的深厚情感与无私奉献,为传承千年纸影艺术搭建了宝贵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相信这份文化瑰宝在新时代一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吴渊先生进行采访
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传承纸影戏的过程中,吴渊先生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寻求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吴渊先生将纸影戏现代化。他深知,只有让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因此,吴渊先生领航前行,率团队匠心探索,将纸影元素融入文创产品,杯垫、鼠标垫、钥匙扣等佳品应运而生;积极运用新材料,设计新角色与新造型,巧思妙想尽显其中。
另一方面,吴渊先生将纸影戏多元化。将纸影戏与新时代主题相结合,编排创作了党史故事、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环境保护等剧目,为纸影艺术注入时代活力,顺应潮流发展趋势,赢得广泛受众群体,绽放非遗非凡魅力。
“这些技艺是我们纸影戏最宝贵、最核心的根和魂,丢了这些它就不叫纸影了。”在创新的浪潮中,吴渊先生也深知根基之重,他强调原原本本的古老纸影工艺手续必须得到坚守与传承。这份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珍视,是他作为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真是这份纯粹与精湛,才能让纸影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其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图为吴渊先生讲解纸影戏偶的制作过程
推广:走近国人与走向世界
为弘扬湘潭纸影戏之韵,吴渊先生携团队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他们深耕湘潭本土,携纸影进入社区,举办展览、演出,让居民近距离感受纸影艺术的魅力;同时,又勇于跨越国界,将湘潭纸影戏带到了法国、北京、上海等国际舞台,与世界各地的观众共享这份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这些活动不仅让湘潭纸影戏的名字响彻国内外,更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与深切关注。每一次展演,都是一次光影的交错,每一次展演,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当锣鼓响起,光影变换,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纸影戏的演绎中找到共鸣。
展望:弘扬传承与守正创新
对于未来,吴渊先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希望纸影戏可以成为湘潭的又一文化品牌,表示将继续坚定“古老非遗,快乐传承”的信念,致力于湘潭纸影戏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不断优化教材课件,积极开展研学旅行,丰富手工材料包等各类文创产品,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皮影戏事业的发展,让这份中华艺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铿锵鼓曲伴纸影,五彩斑斓映人间。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不仅是光影与色彩的交响,更是吴渊先生以行动诠释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吴渊先生的引领下,纸影艺术不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他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纸影戏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为纸影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