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我知道”华农博士团走进洪山区北港青少年空间
(供稿供图 周格 赵倩男)
2024年7月1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武汉市洪山区北港青少年空间,为北港社区的青少年儿童开展“食品安全我知道”的科普讲堂。此次活动由博士团志愿者谷傲婷主持,北港青少年空间儿童共同参与。活动伊始,志愿者谷傲婷围绕食品安全的主题,例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腐败或有毒食品让小朋友们进行判断。“发芽的土豆和发苦的花生能吃吗?”“没有煮熟的鸡蛋能不能吃呢?”社区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出乎意料地是,这些小朋友基本都知道哪些食品不能吃,且能大致说出不能吃的原因。

(图1 社区小朋友踊跃举手)
随后,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学会辨别食品的好坏。提问一开始,就有小朋友抢答:“发霉、发臭、变质了的食物不能吃。”“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吃。”志愿者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了肯定与赞赏,并从辨别食品外观开始讲解,再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着手,层层深入,教会小朋友们分辨食品安全与否。除此之外,志愿者还提醒他们学会看食品包装上的致敏物质,若有对牛奶、花生等成分过敏的小朋友就要注意包装上的成分提示,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图2 小朋友拿话筒发言)
课堂最后,志愿者带着小朋友们总结了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有个小女孩站起来回答:“我知道,奶茶、炸鸡、汉堡要少吃。因为我家长跟我说里面脂肪含量太高了,高脂、高糖的都要少吃。水果蔬菜里面有维生素和纤维素,要多吃点。”她的发言让在场志愿者们纷纷感叹,这些孩子这么小就能对这些专业词汇脱口而出,教育真的在不断向前。为了增加给小朋友讲课的趣味性,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能获得志愿者团队分发的笔记本和荧光笔。跟孩子们热情互动下,“童言童语”与食品安全知识在课堂上碰撞出五彩的火花。

(图3 志愿者为小朋友分发礼品)
此次活动目的是要让小朋友们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告诉他们饮食要囊括各种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避免过量进食,尤其是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每天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以确保获得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要多吃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鱼肉、豆制品和坚果等。旁听此次讲课的洪山区北港社区青少年空间的老师表示“非常欢迎华农博士团的志愿者来给孩子们做宣讲,让孩子们了解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这对七八岁的儿童饮食健康起到了非常科学的指导作用。在没有学校监督的暑假期间,这节课对于孩子们的饮食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食品安全维系万家,关乎民生。2024年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的活动将继续在武汉市各个社区展开。围绕食品安全这个新“食”代主题,华农食科院的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发挥所长,涌现在食品安全科普一线,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出积极贡献。食品科普系列活动将始终保持走进基层社区和学校,将科学、健康、安全的饮食知识传递给更多群众。
通讯员:周格 赵倩男 许宝丹 龚琬婷
审核人:吕瑞凯
时间: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