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丽院学子乡村留守儿童帮扶:青春筑梦赴乡间,知识春风润心田

发布时间:2024-07-20    阅读:
丽院学子乡村留守儿童帮扶:青春筑梦赴乡间,知识春风润心田
“哥哥姐姐们的课堂都好有趣,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收获了很多乐趣。”暑假来临之际,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学子们去到了丽水市碧湖镇下叶村,用知识点亮乡村学子的梦想,为当地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7月15日至21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织“伴我童行”乡村留守儿童帮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支教活动。该团队成员共15名,团队下设有推文组、新闻组和新媒体组,支教课程主要由手工课程、书画课程和体舞课程组成。
 
手绘五彩风筝 放飞无限创想
“紧握手中的希望,放飞心中的梦想”致力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尤晴晴老师以制作DIY风筝的授课方式,于7月16日带领孩子们展开《绘梦无限,创想无限》一课。

尤老师将著名的潍坊风筝传统艺术带进了课堂。将潍坊风筝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对风筝的“扎、绘、糊、放”四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尤老师特别强调了“绘”的艺术,她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自由涂鸦,将天马行空的想象结合自己心中的梦想绘制在空白的风筝上。同学们的画作别出心裁,精彩绝伦,有的画龙飞凤舞,有的绘制机械战士,还有的孩子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和风景画上去。每一个风筝都成了孩子们梦想的载体。通过亲手绘制风筝,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风筝,更体验到了梦想映射进现实的快乐。
将努力填满现实,将思想绘在脑海,将梦想放飞高处。这不仅是支教团队所教给孩子们的道理,更是团队当中每一位成员所为之努力的方向。在之后的支教过程中,团队也将继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点亮留守儿童的梦想,为山区教育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授五步拳法 弘扬中华武术
伴随着健身热潮和国潮的到来,传统武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为增强学生们对于传统武术的认识,支教团队专门开设了传统武术——五步拳课程,由郑皓延老师进行教学指导。

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小脸上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们的动作从最初的笨拙逐渐变得流畅有力,每一次挥拳都充满力量,每一次踢腿都更加稳健,一招一式仿佛都在说,他们始终勇敢面对着每一个挑战,享受着武术带给他们的快乐。在郑老师手把手的教学下,孩子们在课程中绽放了青春活力,弘扬了“自强不息”的传统武术精神。
 
描绘青花瑰宝 传承非遗文化
青花瓷,以其清逸的蓝白色彩和精致图案著称,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为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培养山区儿童的艺术素养,在《绘古色青花,品文化魅力》课程中,支教队员叶可欣带领孩子们走进青花瓷的世界。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课堂开始,叶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青花瓷的历史与意义。接着,叶老师又利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引导孩子们创作出富有青花瓷风格的作品。课堂上,孩子们的小手巧妙地剪裁、拼贴,每一次错误的尝试都成为发现新可能的契机。随着一幅幅生动的青花瓷作品的完成,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成就感与自豪。相遇非遗,相约非遗,支教老师的创新方法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光芒,也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这几天和孩子们的相处下来,我真的是认识到了教育的力量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一起度过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后,团队的成员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有太多太多美好的场景让我难以忘怀了,只要我们爱心和真心对待孩子们,收获到的必定是更多的真心,希望以后也能为这些孩子们做得更多。”尽管相处时间不长,但支教团队会深深被记在孩子们的心里,很久,很久。
用知识照亮梦想,用热情点燃未来。据悉,本次支教活动主题是“与‘童’行,共筑梦”,专注于农村儿童教育的提升,进一步推进关怀留守儿童的工作,让服务触及到更偏远的地区。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们组成的“伴我童行”支教团队深入至乡村开展教育活动,实践他们初入大学时的使命,怀揣着热情、散发着光芒,致力于成为一支充满力量、温暖、责任和担当的青春队伍,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进步,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使支教的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