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铸魂育人,当好青少年思想引路人。实践队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广泛围绕爱国爱家、国家安全、一带一路发展等各类典型事例,生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军垦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爱国故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综合课程,积极选树宣传身边的榜样,引导青少年在活动体验中涵养家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
坚持五育融合,当好青少年未来筑梦人。面向初升高阶段的学生,实践队聚焦科学素养、审美素养、健康素养、演讲素养,充分利用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师资、平台等优势,积极设计搭建综合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可感可及的方式,精心组织开展“趣味科学课堂”“探寻光影艺术”“演讲与口才”“体育与健康”等综合类课程,带动青少年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现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坚持共生教育,当好青少年成长同道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大力倡导“教学做合一”,生动诠释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共生的重要性。实践队立足共生教育理念,体察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难易程度、学习自我效能感等,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兵团军垦文化、非遗——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青春生理期特点等元素,积极创设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以趣味运动会为契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课堂内外,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在师生共生互动中,课堂实现由“苦学”“厌学”向“乐学”“创学”的转变。
实践队带队老师美合日姑丽表示,华大“丝路·逐梦”实践队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的主题素质教育周活动,是一次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的教育实践探索,实践队老师们注重品德、智慧、体魄、美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注重引导学生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兵团精神,人人争当民族团结践行者、宣传者,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据悉,华大“丝路·逐梦”实践队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重点打造,由校美美与共工作室组建,已连续七年带领128名各民族本、硕在校生青年学子赴新疆开展社会实践,在基层实践中展现青春作为,在社会课堂中锤炼过硬本领,在祖国边疆传播华师青年声音,是把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抓细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实践队已累计授课5500余节,服务当地学生6500余人次。今年是实践队第七次赴疆之约,在石河子第一中学开展为期14天包含五大板块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此实现在新疆地方和兵团志愿服务的全覆盖,同时也是湖北省2024年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省级试点项目,得到了湖北省民宗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实践队坚持守正创新,旨在推动鄂疆两地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促进鄂疆两地各族师生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用心用情画好团结奋进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