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22日上午,“求索”实践团拜访庆云县严务乡柴林庄村红色文化传承志愿者石金超,了解柴林庄村的红色历史故事。
石金超同志向实践团成员叙述了他搜集冀鲁边红色文化的大致历程,他表示,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是他始终坚守的初衷。他深深怀念军民鱼水情,作为农民,想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用革命先辈的故事激励后代。
在红色文化挖掘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初期,石金超更多面临的是质疑,农民出身、小学的文化水平,都使他的工作难以推进。在村里人看来,种了一辈子地连小学都没毕业的石金超想整理红色档案,想当作家,痴人说梦。他自嘲道:“七年间我的主食就是‘闭门羹’。” 但石金超始终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2017年开始走访调查,为了收集资料,石金超走遍庆云,乐陵等地,一个县一个县地走访,翻阅资料,从字里行间找到与柴林庄村相关的史实,周围居民态度逐渐改变,从最初的质疑到佩服,石金超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转变成现在人们口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人、“农民作家”。
伴随着对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不断搜集,如何更好地展示红色文化成为问题。由于家中空间有限且缺乏合适的保护措施,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石金超迎来了一个契机,在当地的华材希望小学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展馆——严务乡红色记忆展馆。展馆选址于严务乡华材希望小学内,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建成后,该展馆被正式列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对于未来挖掘工作,石金超认为还有很多突破的点,他希望未来利用AI技术实现线上直播,并将包括庆云在内的24个县的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连接起来,建立冀鲁边区红色文化展览鸟瞰图,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了解各个区域的冀鲁边区红色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通过此次对石金超同志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柴林庄村的红色文化,更体会到文化传承的不易。我们将不忘初心,继承好革命文化,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