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扬和传承红色精神,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暑期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7月15日,志愿者来到阜阳参观阜阳博物馆。
来到阜阳博物馆,新馆造型以方形几何体作为主基调,极像石头裂成两瓣后,中间露出一块玉石。建筑立面提取阜阳兰亭碑刻文化意象,在表皮上刻画出苍劲有力的文化符号,建筑为仿汉风格中轴对称形式。

走进阜阳博物馆,感受脚下这片热土的魅力,了解千年文化的发展和沉淀。阜阳博物馆里内设九个展厅选取了体现阜阳各个历史时段社会发展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珍贵文物、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时为序,展示从新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阜阳近八千年的沧桑变迁。

“阜颖之昌”这个词语在中文里并不常见,也没有特定的定义。从字面上看,“阜”通常指丰富、肥沃,“颖”可以指聪明、杰出,“昌”则通常表示繁荣、昌盛。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事物丰富、聪明且繁荣昌盛的状态。
在一件件文化遗产构建的广阔时空里,志愿者怀揣着敬畏之心,向历史敬礼、向文明鞠躬。参观过程中,志愿者将自己的思维和认同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到自我认同与归属感。

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暑假期间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博物馆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志愿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参观博物馆、参与研学项目,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培养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提高对文物和历史的保护意识
这次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爱国心。让志愿者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