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盛夏的盛夏,“乡”约你我

发布时间:2024-07-29    阅读:
7月5日,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一学生李珍带领“赴滁州市琅琊区‘心与心连’科普教育推广团”走进了淮南寿县的大顺镇,去当地为孩子们开展课业辅导,细心为孩子们解决学业问题,耐心回答的问题,并开展科普教育课程以及防溺水等安全问题的普及。
 
“心连心”帮扶    
炎炎夏日,屡不绝耳的首要叮嘱便是防溺水安全。利于课上时间,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共同学习防溺水安全教育,用小动画来形象还原孤身一人前往不明水域游泳导致落水的全过程画面,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远离不明水域,严禁孤身一人,不倡导成群结队,夏日如果要游泳解暑,应当和家长一起,前往游泳馆这一类有安全保障的水域。
课下,志愿者们还给孩子们做了防溺水实验——一个人可以在水里憋气多久。志愿者们端来两盆水,派出金元晖和王欣彤,让他们俩将头埋进水里,不到一分钟,两人就双双抬起了头。于是志愿者李珍赶忙教育孩子们:“一个人在水里憋气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成群结对去不明水域,也不能排除危险因素。”
此外,志愿者们还对孩子们进行了安全用电教育、节约用水教育。教育孩子们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资源不应该铺张浪费,尤其是水资源。还告诉孩子们出门在外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在马路上嘻嘻打闹,你追我赶。
图为团队成员李珍给孩子们科普安全用电 中国青年网通讯网 王欣彤 摄
 
 
“心连心”辅导
在寿县,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构成寿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孩子们享受着多样的课程,不仅仅有语文,数学这些基础学科,还有各种艺术、体育等扩展学科。
课内,志愿者们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在课上他们会积极与学生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在课上他们给孩子们解答过疑题,也回答过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解答过为什么云朵为什么不会砸下来,为什么月亮会亮,为什么花朵喜欢阳光,他们通过给回答的孩子们小红花,无论是否答对都会给孩子们小红花,让孩子们通过小红花来兑换奖品。
在课下,他们有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到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课上认真听课。他们与孩子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玩过你画我猜,与丢手绢等等游戏。通过给获胜者奖励的方法来激发孩子们参加游戏的兴趣,在孩子们欢乐的笑脸上,看到了孩子们对他们的喜爱。
 
图为团队成员王子怡对儿童进行课业辅导 中国青年网通讯网 金元晖 摄
图为团队成员王欣彤和王玉林与孩子们做游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金元晖 摄
 
 
“心连心”对话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带着满心的期待和热情到了。孩子们早早地就聚集在操场上,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笑容。志愿者们首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松心情,打开心扉。
随后,志愿者们与进入了正式的对话环节。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梦想。有的孩子讲述了自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艰辛生活;有的则表达了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之情;还有的畅谈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规划。孩子们的话语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除了对话环节外,他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等技能课程,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此外,他们还为孩子们送上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等礼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心连心”直播
一周结束过后的晚上,志愿者们牺牲了吃饭的时间,在抖音平台开直播,总结了本次三下乡之行的主要任务和收获,感悟到的童真与温暖,并号召网络上的人们要关爱乡村儿童、留守儿童。还与网友们积极互动,分享了此行的有趣画面。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洒满大地,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也在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短暂而充实的时光里,她们与寿县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用爱心和关怀为他们编织了一个个温暖的记忆。
回首这次活动,她们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更在心灵深处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拥抱、每一声感谢,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与孩子们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玉林 摄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南京大屠杀:不可磨灭的民族伤痛

南京大屠杀:不可磨灭的民族伤痛

在历史的长河中,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陷入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