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户县农民画展览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4-07-29    阅读:
大学生校园网西安7月11日电(通讯员王嘉玉)
2024年7月11日上午九点,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暑期“探终南山之景,观民俗之姿”实践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并采访了展览馆负责人及许多农民画画家。

实践团成员在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参观与展览馆游客共同了解展览馆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展览馆结束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展馆内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另一部分则对提前联系好的画家进行采访、访谈。
实践团成员将调查问卷介绍给当日展览馆大多数游客并询问能否填写,绝大多数游客都欣然同意,并十分热情的回应实践团成员,填写调查问卷的游客年龄从18岁以下到50岁以上全部涉及。当日户县农民画展览馆的游客数量也是十分客观的。经了解,绝大多数游客都是路过这里被门头吸引,然后进来参观的,参观结束后都对户县农民画展览馆中的作品及展览馆的设施及陈列方式赞不绝口,也纷纷表示,会将户县农民画展览馆推荐给家人、朋友等。游客们大都觉得此展览馆宣传力度不够大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实践团成员在展览管内向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调查问卷并协助填写。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代媛媛 供图


另一部分实践团成员亲临画家作画现场,了解了各位画家的工作状态,提前欣赏了一幅马上完工的当代农民画。实践团成员在欣赏之后纷纷表示:“这幅画的尺寸十分可观,但细节也十分细致,色彩鲜亮,画风喜庆,每一处细节都十分精致。”让实践团成员们连声赞叹。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的画家们在共同创作一幅巨大的农民画。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当日下午,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农民画展览馆的画家白瑞雪女士与雒志俭先生。
实践团成员向白瑞雪画家了解了户县农民画发展历程,了解到了早期农民画画家为男性占比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到如今转变为女性画家占主要地位。农民画画风也随着男女画家主要占比的改变也从偏农民生活、生产、劳作主题到表达家庭温馨、社会积极改变的表现为主题。但农民画主题一直坚守着写实这一主要特点,展现农民生活场景,表达农民生活愿景是农民画发展亘古不变的中心意。实践团成员也向白画家询问了其对农民画发展断代的看法及解决办法。白瑞雪画家直接地表示,她认为现实收入问题是农民画画家断代的主要问题,她提到她自己也认为农民画画家这一职业在当今社会可以做兼职,但全职无法解决生活问题。白瑞雪画家认为将农民画发展产业化,例如制作文创产品、建设农民画文创产业园区、跟新时代新媒体结合、优化精进农民画艺术形式、改变传统看画方式让看画方式不再单一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团成员们表示:“白老师的温馨可爱的主题画风是其独有的,她将农民画发展脉络掌握的十分清楚。”

实践团成员与画家白瑞雪的合影。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代媛媛 供图

画家雒志俭也向实践团成员们详细、细致地介绍了他的农民画学习、创作历程。讲述了他从小与农民画就有解不开的渊源、和他在澳大利亚代表中国农民画作家创作具有当地风土的农民画及美国等国家的创作经历。实践团成员也向雒志俭画家了解到他的一些创作想法及创作灵感。雒志俭画家也与实践团成员深入探讨、交流了他对新时代农民画应该如何积极探索,如何与市场形成产业等解决农民画发展现状的措施。最后,雒志俭画家向实践队队员讲述了,他《洗布》、《两邻家》、《母子情》等作品的创作环境及他是如何自己总结农民画风格,总结了什么样的农民画发展风格,如何持续创作风格不同的农民画等创作问题。实践团成员都表示:“雒老师的创作理念新旧结合,独树一帜。他对农民画问题的指出也是一针见血。”

实践团成员与雒志俭画家的合影。大学生校园网通讯员 李嘉欣 供图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南京大屠杀:不可磨灭的民族伤痛

南京大屠杀:不可磨灭的民族伤痛

在历史的长河中,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陷入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