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包饺子前,义工们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首先,他们们准备好了各种各样需要用到的食材,包括面粉、水、盐和一些粉丝,包菜,豆腐,花菜之类的馅料。准备好食材之后,他们对这些食材进行了初步的处理,先将菜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用清水煮熟。

随后将煮熟的菜捞出放置在切菜板上,再用刀将食材剁碎作为馅料,也叫做剁馅,新鲜的蔬菜即将经历一场由刀刃引领的变身,同学们和义工们握紧刀柄,手腕轻轻发力,刀刃与砧板接触的那一瞬间,发出了清脆的“哒哒”声,宛如厨房里的交响乐章。

在处理完食材之后,对面皮的准备和加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擀面皮之前,义工会根据面团的大小对其先进行适当的按压调整,随后便拿起属于他们自己的武器,用力按压在面团上来回擀,一直旋转面团直到它在压力下缓缓延展,逐渐变成一张圆润的像一轮轮小小的明月的面皮。

馅料和面皮都准备好后,便开始正式地包饺子啦。义工们先拿起面皮轻轻放在手心 再用筷子夹起适量的馅料,小心翼翼地放在面皮中央,然后用手指沾点水,沿着边缘细细涂抹,使饺子能紧密合拢。包好的饺子形态各异,有的扁平,有的鼓鼓囊囊,还有的是一些别出心裁的义工家人包出来的圆圆的包子,使人大饱眼福。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义工家人们每个人都无不乐在其中,从一开始到最后饺子下锅,每一刻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体会到了一起劳动的欢乐,也从自给自足中得到了满足。


这一次举行的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聚餐,对于老人们而言,这次的活动如同一剂心灵的良药,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他们重拾了年轻时的记忆,那些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分享生活的温馨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通过这次包饺子的活动中志愿者与老人们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促进了代际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展现出了茅山社区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文/陈烨盛 摄/许恬 金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