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旅融合,新生机初现
实践队员抵达红光新村后,首先观察到了村中的特色民宿。一艘艘船型特色民宿建于河流沿岸,其外观复刻了古典船只的优雅线条,船体大多红木,表面覆以岁月痕迹的斑驳漆色,船身两侧,镶嵌宽大的窗户;船尾处,设有一方小巧的甲板,摆放着几把藤编座椅和茶几,为民宿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后经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并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实践队员逐渐了解到东营市在推动渔旅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就。政府和企业携手合作,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将渔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为渔民们开辟了新的生计之路。实践队员详细了解了渔民们从传统的捕捞和养殖向休闲渔业转型的过程。渔民学会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有的渔民将自家的渔船改造成观光船,带领游客出海观光、体验捕捞的乐趣;有的则利用自家院落,打造特色民宿,让游客在体验渔家生活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海鲜美食。

图为红光新村特色民宿。胡泽奥供图
渔旅融合,各司其职
通过在村中走访调查,实践队员得知红光新村已经进入休渔期近两个月,村头渔港没有了往日轰隆嘈杂的声音。在码头停泊区可以看到,应休渔船整齐有序地停靠在岸边,但大部分渔船主并没有因此赋闲在家。实践队员与坐在自家大门口修补渔网的村民交谈得知,休渔期间要忙的工作还有很多,修补渔网、检修船只等都是渔民们的“例行工作”,船只还需要接受安全检验、消防测试,他们要在九月开渔前,为再次出海做足准备。同时休渔期也是渔民学习“充电”的时间。渔民们需要查看船舶证书证件、船员证书证件有无到期,到期则需要重新申请审证换证。此外还有安全警示教育等渔民培训班。而稍微年长的老人便会留在家中照看小孩,并帮忙做些修补渔网的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渔网修补晾晒情况。李浩宇供图
渔旅融合,安居乐业
实践队员继续沿村庄主路走访,并随机与两位村民交谈。村民一聊到自己的生活脸上就不自主带着笑意,通过短暂的交流,实践队员得知大部分村民都比较满意村庄的现状,两位奶奶更是表示平时自己生活压力很小,生活比较幸福。看着从外地来的各种各样的游客体验自己村庄的特色旅游,宣传独特渔文化等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渔文化是东营市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渔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通过渔旅融合的发展,渔民们有机会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渔家才艺和渔文化成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不仅让渔民们感受到了自己文化的价值,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为渔民安居乐业创造条件。

图为村民向实践队员讲述村庄发展与安逸生活。翟雨菲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东营市红光新村的发展状况,渔旅融合是红光新村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提升渔民生活水平、增强渔民生计韧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渔旅融合的发展,渔民的收入来源得到了拓宽,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文化自信得到了增强,渔业产业也得到了升级和发展。在未来,红光新村将继续深化渔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东营市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力度,推动渔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为渔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前景。而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实践队员将继续聚焦渔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及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数据,为新时代的发展篇章增添青春色彩。(通讯员 翟雨菲)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情系三农”社会实践队合影。张晓琳供图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