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大讲堂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展现青春作为,我校社会实践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于7至八月组织暑期”三下乡“活动。
本期社会实践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组建专项项目实践团队若干,奔赴省内外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社会观察、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小队作为中华文化探索团的一支,于七月中奔赴滁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站我们到达了享有”皖东明珠“美誉的琅琊山,小队围绕旅游业与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循环三个主题,开展调研与研究,见证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琅琊山景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做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统一,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为滁州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第二站小队来到了富有城市名片之称的滁州市博物馆,在这里,小队围绕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文化的弘扬主题,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者和物质载体,保存和展示了各种优秀文化遗产,工作人员着重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定规章制度保护优秀文化不被破坏、营造安静氛围让人们深度感悟文化魅力,都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生动诠释。

第三站来到滁州城西125公里外的关山中段,山口峭壁之间,设置障碍,为古代重要关隘,素有琅琊山景区的璀璨明珠之称的清流关。作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对象,古清流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南唐,作为当时古代北方进入南京的必经之路,历史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如今,清流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一千多年以来历史的不断变迁,已然成为历史的一座丰碑,赫然处在历史与时代的相交处,为人民精神烙上深深的历史痕迹。
实践团队牢记”修德求是、博学笃行“校训,把理论与实践紧紧联系到一起,投入到历史文化探索这个大课堂当中,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途中不怕苦不怕累,用青春与汗水为暑期实践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