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使命,它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福祉,更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三农"问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核心课题。将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总抓手,意味着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物质层面上提升农业生产力,更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这其中,科技的力量变得尤为重要。科技赋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益智AI,赋能千乡”实践团秉承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深入到江苏省和山东省的一些乡村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探索科技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实践团成员们深知,科技不仅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更能够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增加农业产值。
江苏省句容市陈庄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随着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赋能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句容陈庄,作为江苏省首批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之一,其乡村转型的成功经验对于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秉承这一理念,“益智AI,赋能千乡”实践团希望能通过深入句容陈庄,了解其背后乡村转型的契机、经历及挑战,从中深挖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影响,洞悉科技发展规律掌握其强大助推力,为国家改革创新、建造科技强国献绵薄之力。这是一场秀丽与趣味并存的科技探险之旅.陈庄的负责人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干练且和善的中年人,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参观陈庄,实体的景物搭配上详细的讲解,这样也许才能让我们有更深刻的理解。从他的娓娓道来中,我们逐渐发现了陈庄成功转型的三个秘密……
雨后的陈庄,带着水珠的清透和泥土的芬芳,四面环抱的大山是一群温柔的姑娘,她们为当地居民带来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夏天凉爽的风、秋日丰收的果。比起城市夏天厚重的空气,这里的空气更加轻盈、凉爽且柔和。负责人告诉我们,十几年前陈庄还不是这样,那时的水沟是污浊浑臭的,建筑物也无特色和美感可言,走在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家禽排泄物挥发出的臭味,但在2014年一个巧妙的机缘下,陈庄迎来了它生命中的转折点——中科院地理所的教授在寻找研究方向时偶然间发现这座小村庄,她认为这里很有潜力,于是在这里设立了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并联合当地政府对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化的改革,针对最困扰村民的便是家禽排泄物臭味的问题,教授及其学生想到了利用菌群分解排泄物,这一做法不仅能解决排泄物堆砌造成的臭味问题还能将其转变成效果更佳的肥料。此外,他们还对村里的厕所进行了改良,将旱厕改装成飞机上的真空排污系统,更加科学的储存粪便作为肥料,这一系列的做法中蕴含着对自然的尊重和科技的思考,也因此,村庄的发展愈发蓬勃,成为了我们如今所见的陈庄。
这一路走来,陈庄背后的人们付出的努力更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看见,村民对科学技术的支持与配合;应该看见,负责人顶着压力,从一个怯生生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逐渐磨炼出在报告厅中演讲也丝毫不怯场,专注于自己的分享,不畏惧他人眼光的强大心魄;应该看见,国家对每一寸土地的关怀与爱护,如何耐心的陪一个小村庄成长,“因材施教”,给予养料和滋养。
我们可以发现,陈庄成功转型背后的两个秘密就是——将科技与农业融合,陈庄人的辛勤耕耘与包容现代科技积极进步的心。成事之因,必有深因,陈庄的这一趟旅程,让我们收益颇丰,也让我们所学更加脚踏实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不忘低头看路。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孟寺镇实验小学
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前往了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孟寺镇,为当地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开展科普活动。实践团的这次科普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种子,更是一种深远的教育实践。通过将生态振兴的理念与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相结合,我们尝试为孩子们展示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在这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科普课程和互动环节。我们首先通过生动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解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随后,通过趣味绘画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实践,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艺术作品。
水循环示意图的绘制,让孩子们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理解到水资源的宝贵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而环保创意宣传海报的制作,则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设计中思考如何用艺术的形式传达环保信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更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学会了用科技的眼光看待自然,认识到科技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用生态的视角审视发展,理解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并行不悖;用创新的思维参与乡村振兴,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这次科普活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们的参与和创意,为乡村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激发了乡村居民对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思考和行动。孩子们的作品和想法,也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为乡村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活动结束后,我们采访了部分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很高兴他们给出了非常积极的反馈——
“我特别喜欢这次活动,通过画水循环图,我了解到了水是如何在大自然中循环的。这让我意识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我觉得这次科普活动很有趣,尤其是绘画环节。我画了一幅关于森林保护的画,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森林。”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即使是我们小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世界。我想成为一个小小的环保使者,传播环保的理念。”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哪怕是小小的改变,比如不乱扔垃圾,也能让我们的村庄变得更干净。”
……
总之,实践团在孟寺镇实验小学开展的这次科普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它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希望。这样的活动,值得我们继续推广和深化,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四女寺水利枢纽
八月十六日,我们又踏上了前往四女寺水利枢纽的路程。这是一个充满历史与科技的地方,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这次特别的体验。一路上,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心中对即将到来的参观充满了期待。到达四女寺水利枢纽后,我们先是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深深吸引。碧水蓝天,水波荡漾,四女寺水利枢纽的美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画卷之中。随着深入参观,我们来到了四女寺水利枢纽的核心区域——闸口控制室。这里,现代科技与水利工程的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墙面上整齐排列的监控屏幕,实时显示着水位、流量等关键数据,而控制台上的按钮和旋钮则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这些设备来精确控制水闸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调节水流的速度和方向。
我们了解到,这些控制设备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它们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的算法和逻辑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气象数据、水文条件以及下游的需求来自动调整水闸的工作状态,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率,也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此外,工作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应急处理措施,比如在遇到极端天气或者设备故障时,如何快速响应并采取措施,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这些内容让我们对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仅对水闸的控制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水利工程的现代化、智能化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工程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智能,这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我们参观了已经不再使用的船闸。虽然它已经停止了运作,但通过船闸两侧故人书写的文字,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热闹与辉煌。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了船闸的运作原理,包括如何通过控制水位来使船只顺利通过等。我们被这些精巧的设计深深折服,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还走过了一条特别的小路。小路的左边是制定水利法的人,右边是发明水利工程的人。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这些伟大的人物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除此之外,我们还目睹了水资源合理调配与利用的生动实践,为周边乡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点燃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得益于高效的灌溉系统,农田得以滋润,作物茁壮成长,农民的收入稳步提升。现代化的监测与管理技术,守护了水质的纯净与生态的和谐,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生动诠释了科技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四女寺水利枢纽的建设与管理,不仅展现了科技进步的辉煌成果,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诠释。它为我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一地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杆。
结语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乡村,亲身体验了科技与乡村振兴的紧密结合。我们不仅见证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更是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与潜力。通过与实践地农民、学生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互动,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实践活动中,我们先后参观了智能化的农业设施,了解了现代农业技术如何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还积极参与到乡村教育项目中,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科技与生态保护的结合,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和自然的兴趣。此外,实践团还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也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们认识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更包括了教育、文化、医疗等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科技可以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活动结束后,成员们纷纷表示,我们对乡村振兴的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在未来能够继续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探索更多科技赋能的新路径。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探索,一定能够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乡村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作为“益智AI,赋能千乡”实践团的一员,我们通过亲身参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更是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