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喜丰收,村民致富“新引擎”
凛冬已至,万物敛藏。实践队员走进唐庙村村民的温室大棚,一排排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藤蔓之间,茴香也长势极高,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村民们在棚内忙着采摘,源源不断地为市场供应新鲜的“冬日味道”。实践队员了解后发现,如今唐庙村的农民一年四季都依靠蔬菜大棚获利增收,冬春种植西红柿、茴香等蔬菜,夏秋种植蜜瓜、黄瓜和茄子等果蔬,让农民从春种秋收变成四季丰收;此外大棚机械化卷帘机和轨道运输等也已得到规模化应用,更有利于农民的机械化种植。“我今年种了两棚普罗旺斯西红柿,如今已经收了一茬,收成不错,预计在春节来临前还会大量成熟上市一批,年后还有第二茬、第三茬。”当地蔬菜种植大户高兴地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唐庙村种植户。唐琪萱 供图
拓展大棚新产业,拓宽集体富裕道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从村民口中得知,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采摘和销路也日渐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但这并没有成为制约大棚产业发展的因素,反而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繁荣。一方面,大棚种植和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村委会-种植户-村民”的模式下,村委会做出协调,在生产过程中有用工需求时,会优先雇佣本村村民,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大棚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运输、包装、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棚产业直接促生了本村商贩的产生,产品成熟后直接对接商贩,商贩雇佣村民进行包装,新鲜的产品运输到北京、河北和山西等全国各地的市场,进入老百姓的口中,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唐庙村村委会主任说:“大棚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给种植大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很好的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图为唐庙村蔬菜大棚建设情况。唐琪萱 供图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