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的主战场由工业、交通等领域逐渐深入至农业农村的减排问题。乡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联系纽带,不仅肩负乡村能源结构优化的使命,同时也是改善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流坡坞镇红门堂村,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参观,探寻乡村新能源发展新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乡村绿色发展建言献策。(通讯员 冯宇佳)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村委会与工作人员交流,实践队员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地乡村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转型升级的具体情况,探讨在“双碳”战略目标推行背景下,红门堂村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升级,为深入调查打好基础。董一冉 供图

图为村委会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当地村民家中堆砌的煤炭,村委会工作人员对居民家中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过去的红门堂村能源结构单一,主要以煤炭、柴薪等传统能源为主。李珂 供图

图为在当地参观考察过程中,实践队员在当地村民家中看到的堆砌的薪柴,实践队员了解到现如今还有部分村民家中采用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以煤炭、薪柴等传统能源消费来供暖、做饭维持正常生活。曹雅平 供图

图为红门堂村发展建立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在深入实地参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红门堂村充分利用各家农户的闲置屋顶空间,发展以屋顶光伏为核心的新型直流微网,为农村生产生活全面提供能源,实现农村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创新升级。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立,促进当地农村能源发展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杜嘉润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村子里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红门堂村利用光伏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建成多项复合便民工程,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改善乡村环境,为有效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李珂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村民家中与村民王大娘进行交谈。王大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家中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对村民家中的太阳能板、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频率和安装数量做了统计与调查。李珂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发放问卷,村委会工作人员对问卷进行填写的过程。实践队员在与工作人员交谈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现如今红门堂村正在积极致力于开展能源转型任务,创建乡村新能源发展模式,在乡村地区推广和应用除传统化石能源以外的可再生能源。董一冉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考察中开展访谈交流活动,实践队员们充分聆听村民的心声,解读了当地村民对于新能源的诉求,发现了屋顶光伏系统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总结。杜嘉润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就实地调查中发现的屋顶光伏系统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当地村民反映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讨论,在深入交流与讨论之后,实践队员们为红门堂村新能源发展模式提出建议与参考。冯宇佳 供图

图为心系农情实践队合照。通过此次考察与访谈活动,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乡村地区屋顶光伏发电的新模式,感受到屋顶方寸间所蕴藏的创新发展之路。在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交流中,实践队员们深刻解读当地村民诉求,为实现乡村新能源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言献策。冯宇佳 供图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