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纪实4: 平城实践传薪火 青春聚力筑文明——软件学院赴大同市平城区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为筑牢青年信仰之基,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7月1日,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靳海波带领赴大同市社会实践队前往大同市平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传承与实践创新的交织中,解锁地方文化基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队员们来到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感悟“平城”志愿之路。活动风采墙上陈列着服务站的“志愿日志”,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建设活动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如同毛细血管,编织起基层民生保障网,让 “奉献”不再是简单的抽象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从而能真正理解“文明实践扎根基层”的真谛。
下一站,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学习书坊,讲解员介绍,学习书坊通过专题讲座、政策宣讲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及主流价值观。同时,还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定期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学习交流。这里不仅摆放着平城区杂志与众多经典读物,整齐的书桌、琳琅的书架更是勾勒出了“书香平城”的日常。
接着,讲解员带领队员们来到初心讲堂,这里曾举办过党史学习、“家风家训”演讲比赛等红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百姓生活、深入群众血脉。除此之外,这里设立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瑜伽垫等公共健身器材齐备。从理论学习到全民健身,打造出“全民友好”的民生磁场。
国风非遗坊中彩笔勾勒布老虎纹样、青砖凝萃的时光情书、纸韵生花的剪纸工艺等,让实践队员们意识到文明实践中心不仅是“非遗守护者”,更搭建起传统与青春对话的桥梁——让古老技艺在年轻视角下焕发新生,让文化传承成为全民参与的潮流。传统艺术与美食的展示,更是地域文化的活态载体,蕴藏着民族融合的历史密码。
平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探索,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的缩影。实践队员们要在学习参观的同时,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青春动能。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精神力量,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以坚定的信念与昂扬的姿态投身时代建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探寻文化根脉 践行青春担当

探寻文化根脉 践行青春担当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西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于近日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