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武理学子三下乡:寻访恩施乡镇,擘画振兴蓝图

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落实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22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外国语学院乡村调研暑假社会实践队赶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以“走进魅力乡村,感受美丽蜕变”为主题,以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同时兼顾了建始县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特点,结合了自身专业的内容和特点。我队在该过程中将实地实践观察与思想认识提升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19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力求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长真才,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7月26日上午,我队全体成员召开了动员大会,开展活动前期准备的工作,共同讨论了有关实践活动的详细计划以及工作分配,为我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月27日,团队各成员前往建始县红岩寺镇集合。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位于红岩村的安联生态农庄和果园。我们分别采访了安联农庄和果园的负责人。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在乡村振兴的新征途中,红岩村党员干部群众立足“两园一谷一基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好旅游采摘园区,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民宿等产业,奋力推进全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随后,我们还走访了部分村民。当我们问到乡村发展变迁相关问题时,村民们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只要肯干就能有出路”,村民们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们备受鼓舞。不难发现,在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村民们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在社会实践期间,我们还前往当地的鞋厂,希望能深入了解当地的轻工业发展状况。该鞋业是一家彰显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的具有代表性的规模以上民族贸易企业。2019年该鞋业实现产值1.2个亿,创税2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人员近500人。该鞋业设有“扶贫车间”,使残疾人实现自立自强,从就业无门到就业有路,从“无事人”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还设有“陪读妈妈生产线”,人性化地解决了妈妈们务工时无人照看小孩的问题。我们采访了该企业负责人,了解了该企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从中发现,国家政策与当地政府在该企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小帮助。而在对工人们的随机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该企业的员工福利也十分丰厚,这份工作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改观。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该地区不仅农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轻工产业丝毫不逊色,而且此地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除了上文提到的旅游采摘园区和特色民宿产业,该地区的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也值得一提。此地不仅有青山绿水、秀美风景,而且借助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势,各种有趣的游乐项目也顺势而生。在当前疫情大背景下,该景点的游客量也未受很大影响。可以说,该景区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不小作用。
     7月31日,我们整理完善好此次调研活动的信息、资料,向为我们提供过帮助的人员和机构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后,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可以说,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好好长大 慢慢相遇

其实长大很好:不要害怕现在短暂的压力和推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不用担心自己现在的速度,只要速度是正的,我们一定会到

传承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血脉

来自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学院“传承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血脉”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实践经历以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