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7月17日讯】(通讯员:姚彬彬、王雨佳、孙瑞泽)文化创意产业园近年来在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资源友好、创意导向、高包容度等特点。“京溪渡泉”调研团遵循“构建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社会”、“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政策要求,使用社会调查、文化研究与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北京和济南展开实地考察,探索两地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过程中的模式与路径,并提取其中共通的可复制经验,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2022年7月17日,山东大学“京溪入泉”社会实践队的两名队员王雨佳和孙瑞泽来到融汇济南老商埠历史文化街区,在此开展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问题的分析调研。
融汇济南老商埠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四路、纬二路沿线。开发者基于厚重的百年商埠文化底蕴,以“复兴与超越”为开发理念。商埠为复兴百年前济南商埠区的历史风貌和繁荣景象而建。其建设本意是将旅游、商业与济南独特的城市记忆与特色文化相融合,建成具备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与商业功能的特色休闲街区。
老商埠在文化的传承上有其创新之举。如“D.E.戏剧空间”在张采丞故居的地理基础优势上,建成了山东省首家沉浸式戏剧。又如“江湖艺社”的艺人们在稿子的撰写与选择上再三斟酌,保证其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化用线下的一些热门话题,以满足当下年轻人的娱乐需求。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都市商圈的一角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在小红书、微博等各大媒体上的照片中,其建筑的精致、复古风情,加之街区内独特的布景,吸引了一些游客来此打卡。两名队员随机选取了两对情侣进行了采访。他们均通过小红书了解到了老商埠街区,但到此游玩后均表达了“失望”的情感。通过采访,他们认为作为拍照选址,老商埠的布景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潮流,但“完全没有济南特色”。
同时通过观察街区部分商家,队员们发现,其广告标语的设计与我们当下所提倡的积极的主流价值观有所违背,有贩卖焦虑之嫌。不少商家也已经在门口贴出了店铺转让的告示。尽管是一个有百年底蕴的商业街区,老商埠却显得人烟稀少。废弃的设施,关闭的门店,稀少的人群给这里带来了一股凋敝衰颓之感。在采访地下商场内“杌札子济南菜”的前台小哥时,他表示附近的餐馆、酒吧都已经倒闭了,偌大的商场内只有他们一家还在正常营业,平时的客流量也并不乐观。
此次实地调研反映出当前济南大多文化产业园的通病。一方面,“文化”与“商业”并没有在这些园区内得到很好的融合;另一方面,园区的实际运营与设想偏差过大,其商家主营产品、园区设施、园区环境均仅为迎合当下潮流审美而建,“复兴”的仅仅是建筑的外在壳子,其内里仍然缺少济南本土文化特色,这导致了客流量的下降与其根本竞争力的缺失。
然而“江湖艺社”与“D.E戏剧空间”这样真正将文化与商业完备结合的商家却又让队员们感受到老商埠真正“复兴”的希望。由此看来,如果想要使这个街区焕发生机,开发者需要停下脚步,好好地发挥老商埠所拥有的文化优势,让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使老商埠重焕生机。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