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湛江科技学院“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心得

  走进乡村生活,情牵青年返乡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践行志愿者精神,用心服务于社会,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发挥大学生在当代社会的先进性作用,湛江科技学院“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2022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2年7月4日至7月11日,湛江科技学院“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下乡调研的十九名成员来到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对当地旅游业进行实地调研,团队进行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了解角尾乡放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以及遇到的痛点难点,探寻突破口,同时对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青年返乡的现状与如何促进青年返乡的对策进行探究。通过这次活动,可增强新时代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的储备量,同时也让我更好地了解到聚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农民的实地生活状况与生产情况。

  出发前我们就听说了角尾乡放坡村有着“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乡村振兴优秀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在经过资料的整理和查询后知悉,根据角尾乡对放坡村的规划定位,打造放坡村以民宿为特色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虽然现在放坡村的民宿发展在硬件设施上基本成熟,但是在放坡村乡村民宿集群体验里依然遇到经营理念落后、在建设风格和服务等方面上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缺乏各自的文化亮点特色等的问题。因此,我们团队一同走进放坡村的民宿,一探究竟。

  火辣辣的夏日里,伴着车窗窜进的丝丝凉风,金色阳光洒在进入放坡村的大街,随着中巴车开进放坡村村道,街边墙上的贝壳画与珊瑚堆积成的房子映入眼帘,新事物不断冲刷着我们的视野,激荡了我们青春的满腔热血。两侧蝉鸣迎接着车内传出的满怀期待的目光,作为其中一员,我面对着眼前的乡村风景,澎湃之情溢于言表。一方天地间,便有一方水土情。

  我们来到当地的海涛珊瑚民宿入住,民宿的主人林老师是一位小学老师,腼腆的林老师黑黢黢的,不善言谈却一直面带微笑,像这片土地一样给人一种天然的踏实感与亲切感。他们一家人淳朴善良,家中有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和两个小学的小弟弟。我们住宿是和他们一家住同一栋房子的,每天早上,我们都能吃到阿姨亲手煮的粥,有时候是自家腌制的咸菜做成咸菜瘦肉粥,有时候是出海捕捞到的螃蟹做成螃蟹粥,再配个炒面或者是炒粉,美味又顶饱。大早六七点他们就去市集买菜,菜市场里人人用着雷州话交流,顾主与摊主的讨价还价声,鸡鸭鹅等家禽的鸣叫声,买菜吆喝声,还夹杂着拉家常的撕扯声,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买鸡的摊位很小,但是这个摊位足以支撑他们维持生计,这里的市集不像是大城市里的商品鸡,也不像是城镇里现杀现卖的生禽,而是一家里的老母亲与媳妇打配合,老母亲在集市附近的小屋里把鸡杀死脱毛,再拿到摊位上开膛破肚,角尾乡的走地鸡不像是工厂里用饲料催生的工业鸡、商品鸡,走地鸡的皮很鲜嫩,肉很爽脆,吃起来很弹牙。而且走地鸡都是放养的,每家每户都不会担心自家的鸡走丢了,鸡都是在自家门口吃草,玩耍,有人来也不怕生。有客人来的时候民宿一家会把自己家里囤起来的食物给住客分享,我们熬夜整理调研资料的那几天,民宿林老师还拿出他晾晒好用于降火解暑的凉茶熬给我们喝。曾几何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日子是放坡村百姓的真实写照。作为被捧在手上的新时代青年,能有机会下乡感受乡村生活,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儿。

  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采访书记,村干部等了解到,乡村振兴最离不开的是人,当前放坡村人才流失严重,大多青年人特别是男性都外出打工赚钱,留在村里的多是农村妇女与老人,还有部分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小孩。我们还发现放坡村的青少年缺乏九年义务教育,受重男轻女的思想束缚,信仰基督教,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因此人才驿站的作用也在于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对此,市委、市政府为强化人才服务而专门设立了人才驿站,用于承载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部门及人才群体自发组织开展各项人才相关活动。以产业振兴撬动人才振兴,人才振兴反哺产业振兴,合力助推乡村振兴的齿轮。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人才驿站在搭建聚才、引人的平台,还以“育木成林”之心育好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我们通过采访人才驿站的负责人萍子姐姐了解放坡村如何吸引青年返乡时,萍子姐姐表示,要依靠青年对于故乡念想与情感的联系才能留得住青年建设家乡,她希望将文艺教育带到乡村山区,回乡青年的价值可以得到发挥,让有能力的人有机会去做对的事情,想做更多本地村民可以参与的事情,一起让这片土地和人们一起变得更好,希望更多人看到南极村和驻扎在南极村的青年们将自己的家乡建设成的美好模样。

  人才驿站充分发挥实用人才技能的作用,我们还了解到,以乡村文化旅游设计师连君为代表的一批本土艺术家,结合文创主题,利用放坡村渔民荒弃的旧房子就地取材,建设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南极村艺术家部落”民宿群,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文艺界人士长住于此进行文艺创作。我们前往“南极村艺术家部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海风吹来给人带来的惬意,在远离繁华的闹市之外,还有一个这样子的世外桃源,精致的文创空间让人短暂地抛去烦恼,静静地感受当下的恬适。“南极村艺术家部落”里的陈设简单但精致,都是利用原生态的材料加以适量人工拼凑,形成近乎纯天然的部落。

  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小书屋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便是灯塔图书馆。以前村子里没有书店,孩子们放学放假没有地方可去,但有了灯塔图书馆,孩子们和村民们闲暇时又多了消遣时间的活动。文艺能给艰苦的生活带来安慰、寄托和希望,阅读和艺术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在孩子与村民们的心里会不断地发芽,生根,成长。在这里的生活很简单,没有谄媚的功利追求,也没有市集里的嘈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播种,施肥,生长,成熟,收获。这是一个农民生活的细水长流,也是乡村文明的天长地久。

  走进乡村生活,情牵青年返乡。此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经历感触颇多,深入村庄与村民交谈,倾听村民故事;实地走访民宿群,进入人才驿站在萍子讲解的带领解说下,真切感受乡村青年返乡建设的需求的迫切,使大家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得更加密切。坚定党前进的方向,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放坡村的实地走访呈现出的是本土化、多样化的景象,未来的发展大有可为,期待着最后的建设成果,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大家看到未来放坡村旅游业发展会有良好的前景。从这次的调研活动,增长了小组成员的见识与才干,丰富了经验,拓宽了视野,不忘爱国初心,同时也乡村振兴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孔俏玲)

  图为“启仰”成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家如 摄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