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千帆过尽梵音新——琼花缘团队大明寺寻踪鉴真路,叩问三教融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琼花缘”三下乡实践团队
千帆过尽梵音新——琼花缘团队大明寺寻踪鉴真路,叩问三教融
 
暮色为蜀冈披上金纱,悠扬钟声穿透千年光阴。扬州琼花缘团队轻叩大明寺山门,在这座始建于南朝的古刹中,开启了一场追寻文明对话密码、感悟鉴真东渡精神的心灵之旅。
 
一、飞檐斗拱间,凝固的文明交响
 
团队成员甫入寺门,目光便被大雄宝殿的雄姿吸引。兼具北地浑厚与江南灵秀的飞檐,无声诉说着佛教艺术本土化的传奇。“每一道屋脊曲线,都是十五个世纪的风雨刻痕,”团队成员凝视着斑驳的梁柱低语。复建的栖灵塔高耸入云,九重飞檐仿佛要接引天光,李白笔下“宝塔凌苍苍”的意境扑面而来。而在平山堂前,团队久久驻足——欧阳修“远山来与此堂平”的诗句墨香犹在,苏东坡与佛印禅师论道的石阶静默,乾隆御笔“敕题法净寺”匾额高悬。“这方寸天地,竟汇聚了唐宋风雅、明清帝踪,”领队指着梁枋间层层叠叠的题刻,“它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华文化交流史诗。”
 
二、东渡帆影处,不灭的精神灯塔
 
鉴真纪念堂内,气氛庄重肃穆。团队全员静立在鉴真大师干漆夹纻像前,当讲解员讲述六渡沧溟、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的壮举时,展柜中那艘复制的遣唐使船模型仿佛正破开历史惊涛。“大师的眼神,穿透千年直抵人心,那是真正的‘文化脊梁’!”堂前那株由日本唐招提寺赠予的八重樱,新叶映衬着古刹青砖,枝头仿佛还萦绕着千年的友谊之歌。团队成员在樱树下展开“丝路传灯”研讨,笔记本上跃动的光影,与佛前长明灯交相辉映。
 
三、梵钟清音里,现代心灵的归乡路
 
藏经楼前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团队:祖孙三代共诵《金刚经》的平和,年轻人于钟楼前排起静默长龙等待撞钟祈福的虔诚。“当数字洪流裹挟众生,寺院的晨钟暮鼓,恰是唤醒本心的清泉。”漫步平山堂九曲回廊,一场关于“三教圆融”的即兴研讨展开——佛殿飞檐与道家云纹共舞,儒家题刻与佛教经幢相依。“不同构件相互咬合支撑穹顶,恰似儒释道智慧交融,共筑中华文明的千年殿堂。”夕阳熔金,为栖灵塔镀上神圣光晕,恍如盛唐佛光穿越时空,照亮了当代人寻觅精神原乡的路径。
 
当琼花缘团队辞别古刹,回首望去,栖灵塔的轮廓在万家灯火中更显巍然。手中沉甸甸的不仅是游览途中拍的照片资料,更有对文化传承使命的深刻体认:鉴真东渡的千帆虽已远逝,其精神航道却愈发清晰;平山堂的文脉、三教交融的智慧,都在昭示着文明的真谛——唯有包容对话,方能生生不息。

三下乡推荐

赠君一枝艾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诗经·王风》中的诗句,作为先秦时期就在文学作品中大放异彩的植物,艾草所承担的文学价值及

遨游科教世界,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指尖智荟”科技志愿服务团走进宿迁市泗洪县太平实验学校,开展为期3天的科普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