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爱润心田,温暖困境儿童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马涵硕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煌・筑梦乡村振兴促进队"走进日照市利群社区下辖的日照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阳光护花 照亮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困境儿童关爱实践活动。这场由高校学子主导的公益行动,不仅为当地困境儿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通过创新实践,构建了"专业指导领航、校地资源联动、长效服务赋能"的基层儿童关爱新模式,用爱与专业为困境儿童铺就了一条温暖的成长之路。
在过往的困境儿童帮扶工作中,"偏重物质给予而忽视精神关怀""注重短期成效而忽略长期影响"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困境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深层次、根本性需求难以得到全面且持续的回应与满足。面对这一现实难题,促进队自成立之初,便明确了"精准识别儿童需求、专业提供服务支持、多方联动整合资源"的实施策略,力求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加全面、持久的关爱。

图为实践团队与困境儿童共同参与活动 通讯员宋莹供图
这支由理工科、地理、心理学等多学科专业人才跨界融合的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了学科交叉的优势,将深厚的专业积淀转化为精准高效的服务效能。在心理支持环节,队员们严格遵循心理学评估规范,运用国际通用的《抑郁自评量表(PHQ - 9)》《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等权威测评工具,通过标准化访谈、行为观察等方式,为600名孤困、留守及流动儿童建立了动态心理健康档案。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的基础信息,还整合了心理测评数据、日常行为表现等多维度内容,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形成了随服务推进持续更新的"成长追踪系统",为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儿童,团队制定了分层分类的差异化干预策略。对于低风险群体,实施月度电话追踪,运用专业沟通技巧动态掌握其生活学习状况;对于中风险群体,量身定制"情绪管理工作坊""同伴互助小组"等团体辅导课程,借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互动形式,引导儿童在体验中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对于高风险群体,则安排2名具备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治疗等专业技术,深入剖析心理困境根源,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帮助儿童逐步化解心理危机。这种贯穿"筛查 - 分类 - 干预 - 跟踪"全流程的服务机制,实现了心理关爱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在物质帮扶方面,团队同样秉持专业精神,摒弃了"一刀切"的物资发放方式。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前期摸排,精准筛选出200名有明确需求的困境儿童,并实施了"微心愿"定制计划。针对低龄儿童,团队精心准备了彩色画笔和绘本,以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高龄儿童,则提供了运动装备和科普书籍,鼓励他们强健体魄、探索科学知识。这种"按需供给"的模式,充分考虑了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让帮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现场,一位收到彩色画笔的小女孩兴奋地表示要画出最美的太阳,而拿到科普书籍的小男孩则认真翻阅着,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些简单的礼物,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实际需求,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和梦想的种子。
此次实践还创新采用了"高校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的协同模式。团队整合了山东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并动员了40余名志愿者组建服务队,形成了"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和趣味互动环节迅速拉近了孩子们与志愿者之间的距离,纯真的笑容和热烈的互动交织成一幅温馨动人的画面。

图为志愿者引导儿童填写心理健康测评量表 通讯员宋莹供图
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也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团队负责人表示,日照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实践仅是起点,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通过"线上咨询+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儿童提供长期心理支持、学业指导和成长陪伴。
同时,团队还将系统梳理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流程与模式,为其他地区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提供参考。相信在团队的持续努力下,更多困境儿童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关爱中勇敢追梦、绽放光彩。而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团队,也将继续以责任与担当为笔,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服务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爱与成长的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润心田,温暖每一个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通讯员宋莹供图
 (通讯员:侯炳旭)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