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信息产业发达的国家里,办公室、事务所、家庭与生产工厂、商业服务、旅行、运输、金融保险、新闻娱乐、教育、出版、医疗卫生、公共福利筹备等各种岗位,都 将用信息处理系统联成一个大整体。机关公务人员处理公务可以坐在家里通过联机终端获取并输出各种信息;大城市的总公司和远隔千里的各地分公司,可以用视频 图形信息处理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各种信息咨询和购物系统,可以使你在家里利用终端查询各种信息,订购你所需要的各种商品,按时送货上门;你虽然没有订 阅一份报纸,但利用电子新闻手段,可为你提供任何一种新闻,并极为方便地为你打印出文本;利用电视教学系统,你可以选择你最需要的学科,利用最方便的时间 参加学习;如果生了病,可以用最恰当的医疗方案为患者进行通信诊断。这些情景有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现实,有的已是指日可待。
现代社 会中已孕育着信息化的崭新的科学技术,它以丰富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微电子学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更向人们展示了生产 力大发展的宏伟前景。一场新技术革命的风暴已经在地平线上出现。它始于技术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将会席卷整个世界,影响、波及每一 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对于其他国家无疑有着借鉴和带动作用。从美国的发展趋势已不难看出不远的未来,人类生活的大概轮廓。
谈到美国的信息产业,我们不由得会想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先驱地——硅谷。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东南50千米处,有一块 风景秀丽的山间谷地,那里气候温和,果园和温室星罗棋布,盛产李子和杏,曾被誉为加州的“水果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30多年里,它的面貌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整个地区依然是一片郁郁葱葱,绿荫遍布,但出现了一幢幢整洁雅致的办公楼、实验室和厂房;草坪和花圃环绕着住宅区、商业区和停车场,高速公路纵横 交错,环绕其间。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硅谷”。在这面积不大的土地上,集中了8000家高科技公司,其中电子工业公司即达3000家,成为美国第九大制造业 中心,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产占全美的三分之一,导弹和宇航占五分之一,电子计算机占八分之一。在这里有闻名于世界的高等学府。从1960年以来,人 口增加了一倍,达100万人。有10多万人受雇于电子、军工、宇航、化学等工业公司。雇员中大学毕业生占49%,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工程师有6000 多名,真可谓知识密集。
硅谷的发展与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体现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硅谷的崛起与斯坦福大学的贡献密 不可分,斯坦福为硅谷的发展提供了科研设施和人才,使得硅谷人才辈出,科研成果迅速付诸于生产实践。1912年一个名叫弗莱斯特的人发明了真空 管;1937年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与一家电子公司共同研制出雷达上的重要元件克里斯特朗管;1955年,晶体管的发明人之一额克雷从东部的贝尔实验室回到家 乡帕洛艾图市,开办额克雷晶体管公司,以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子公司,成为今日硅谷电子工业的骨干;1971年硅谷的英特尔电子公司发明微处理器,这是电子计 算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硅谷各电子公司成为美国微计算机系统主要研制者,为美国进入信息经济时代提供了现实条件。
硅谷能有今日辉煌的成果,其背后究竟有些什么?①硅谷情报畅通。对硅谷至关重要的是情报网络,这里的情报网反应机敏、手段先进、准确及时。②硅谷投资额 迅速增长。1974年新增投资约为1万美元,而1982年新增14.23亿美元。例如,罗森公司是一个投资资金筹集者,它已向17家公司投资。硅谷资金来 源结构为:政府补助:33%、个人投资21%、保险公司14%、海外投资13%、公司投资13%、捐赠7%。一般情况投资每年可回收25%~50%。③硅 谷各公司年年都有许多新设想。这些新设想推动着公司发展,比资金更重要。在硅谷投资的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在大公司里萌生的设想,往往是由大公司分离出来 创办小公司后付诸实现,因此,新设想成为创业的基础。硅谷的主要特点是:以科学研究力量雄厚的大学和研究所为中心,以大学工科毕业、辞职的教员和转行的科 学家等创办的高技术小公司群为基础,形成一块“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三位一体的技术园地;竞争激烈,每年申请开业的小公司几千家,每年被淘汰倒闭的也有几千 家,是在动态中发展。硅谷的发展主要靠两条:一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二是科技人员在生产中的首创精神。由于生产与教学、科研相结合,既出入才又出技术、出 产品,大大缩短了从科研到生产的过程,加速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小公司机构精于,往往由1~2名有创新精神的人罗织若干的得力助手就开办起来,没有繁杂 的行政部门。所以决策快,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强,投资少,发展迅速,有利于新技术群的形成。小公司的集中,加剧了它们之间攻占知识前沿的激烈竞争,迅速地 把技术革新推向临界水平。今天,硅谷已经成为科研、生产、应用高度结合的新技术群中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