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新闻 > 大学生村官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革命精神 ——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教育

5月29日,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李朝军带领各支部书记、民警代表20人利用周末时间赴巩义市先后参观了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解放军二野女大旧址、“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故居等地,深入开展党史教育。

在巩义市康店镇张岭村的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老党员张忠厚向大家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爱国人士张荫南送儿子(柯岗,著名军旅作家)及女儿投身革命,并卖掉自家土地,捐献给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支持部队抗日,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地下情报交通站就设在张荫南老先生家。国统区八路军指战员和交通站的同志们历经千辛万苦,流血流汗,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成了这条“钢铁走廊”,使之通向抗日战争的胜利。自此张荫南一家世代传承红色基因至今,在巩义大地成为争相传诵的一段佳话。

在康店镇康百万庄园旁的解放军二野女大旧址,大家集中观看了纪录片《红色记忆——二野女大与康百万庄园》,了解了那段烽火硝烟的难忘历史: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创办了我军历史上唯一的一所女子大学,由司令员刘伯承兼任校长和政委。二野女大先后共集中万余名妇女干部、家属儿童,进行为期1年多的学习生活。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对于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以及在为新中国培养妇女干部和培育革命后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军教育史上的靓丽一页。

在巩义市河洛镇的“常香玉故居”,大家深入诞生窑、堂窑、厢房,查看了故居房屋、设施、图片、展板、纪录片等。详细了解了常香玉爱党、爱国、爱人民、献身艺术,笃定“戏比天大”的信念,创立豫剧常派,将河南豫剧发扬光大的一生。1951年常香玉率团为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全国巡回演出,历时半年多,义演180多场,募集捐款15.27亿元人民币(旧币),最终圆满完成了捐献战斗机的爱国壮举。1953年,常香玉担任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副团长,奔赴炮火连天的朝鲜前线,历时180多天,慰问演出200多场,为前线志愿军将士带去精彩表演,带去祖国人民的慰问。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和肯定。2004年,她被国务院追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参观后,广大民警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党史教育参观学习为契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忠诚血脉,不断用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熏陶思想、淬炼意志、锤炼信念、铸就警魂,砥砺初心,忠诚使命,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为民服务的新形象、新作为、新业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