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新闻 > 大学生村官

乡村年事

过大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团团圆圆,热闹非凡。每年我基本上要回乡下老家过春节,苏东坡有词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那么,乡下的年味是什么样的呢?

乡村年味是红彤彤的春联和年画。喜庆的春联贴在家家户户房门上,连饲养牲畜的猪圈、牛圈、羊圈和鸡圈也都贴上了大红对联。家里的新年画更是贴满了墙壁,连房门上也贴上了年画。儿时最爱贴年画,什么“红灯记”、“沙家滨”、“美丽的黄山”等等年画,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候,过年期间最好奇的就是到各家各户看春联,欣赏精美的年画。记忆中的年味,是红色春联的海洋,是年画的集中展销会。

乡村年味是热烈异常的爆竹声。有人说,年味是由鞭炮烘托出来的,没有鞭炮声就不像过年。在关于年的古老传说里,鞭炮就是主角之一,此习俗延绵至今,已经成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忆中,儿时的爆竹声从大年三十一直响到正月十五。这充满年味的鞭炮声,又与平常不同,它不是集中在一个方位响呀响,而是从早到晚,响声不绝,东响一下西响一下,南响一下北响一下。儿时过年,最期盼的就是拥有一挂鞭炮,如果拥有,不是一下子放个痛快,而是把整封鞭炮拆开来,一个一个或一小段一小段地放,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如果谁家放鞭炮,孩子们便一拥而上,去抢那些没有炸响的哑炮,撵出火药,置放一起后点燃,看那艳丽的火光霎时闪亮,小伙伴们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乡村年味是温暖人心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古时,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于是,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都要给孩子们压岁钱。而去亲朋好友家拜年时,长辈们或多或少都要给孩子们压岁钱。记忆中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饭后,爹妈就塞给我们压岁钱,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落后,压岁钱都是分分钱、毛毛钱,最多的也不过一两元。那时候,为了多挣点压岁钱,兄弟姐妹之间会争相跟着父母去亲戚家拜年。如今记起当年情节,心中既有几分暖意,也有一丝酸涩。

乡村年味是热腾腾的拜大年。儿时,家里亲戚特别多,七大姑八大姨,足有一二十家,拜年时家家都要走访到。那时拜年的礼品也就是饼干、红糖、糕点之类,小孩子到亲戚家拜年,“油水”自然多,不仅有大鱼大肉好吃的,还有鞭炮放,还会收到压岁钱,那时候拜年,大家都争着去,跟在父母身后争取着机会,叽叽喳喳,像一群热闹的小雀。

乡村年味是难得一穿的新衣裳。一过年,孩子们穿起簇新的衣裳,显得干干净净,精神头十足。那时物资短缺,经济落后,平时穿的要么是旧衣裳,要么是打了补丁的,只有过年了,父母才给你做一套崭新的衣裳,等过完年,就将新衣裳脱下来洗净,来年过年再穿。记忆中,父母曾给我做了套“涤卡”的上衣和“的确良”的裤子,每年过完正月初七就脱下来,而后等到次年春节时再穿,那一身衣服,我一直穿了五年。

乡村年味是热热闹闹看大戏。过年唱大戏是那个年代最热闹的文化生活,大戏,一般都是地方戏,在露天搭一个舞台,演员们穿着古装戏服粉墨登场,吸引着三乡五镇的群众扶老携幼前去观看。戏台前后,人山人海,附近人家将唱大戏看作一年中最隆重热烈的事情,还会邀请远处的亲戚前来村里看戏。其实看戏是大人们的事,孩子们就是去凑热闹而已,要么零星放鞭炮、吹气球玩,要么豪迈地用压岁钱来购买零食吃,除此而外,记忆中只留存了《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几部大戏,如今想来,莫不遗憾。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儿时的年味犹如奶酪,岁月越深长,它就越醇厚,它是幸福的,甜美的,它是令人魂牵梦绕、永生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