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6年12月,刚到中华村工作时,发现中华村交通不便,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家庭困难,生活成问题。“要致富,先修路”,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应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推荐我负责中华村的通村公路负责人。我感到责任重大,向上级有关部门写申请跑项目,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认可,最后通过中央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工程”项目,由中央财政出资材料费资金63万余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折算资金10万余元,改建了中华通村公路8公里,彻底的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
2、茅坛高速路和茅台酒厂十二五扩建的征地和安置工作,农民从未阻挡工程施工,无上访事件发生。(1)茅台酒厂十二五扩改技能项目建设征地5000余亩,投入资金126亿元,房屋拆迁314栋,坟墓搬迁800余所,解决纠纷400余件,可解决就业1610人,(2)中华华丹国际旅游综合体征地2000余亩,投入资金69.3亿元,拆迁房屋60余栋、处理矛盾纠纷60余件。
3、在开展小康村驻村工作期间,坚持围绕入户,走访、落实、总结出中华村“三难”问题(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带领村支三委、工作组多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后我主动担责任,不辞劳苦,不分上下班,找领导汇报中华村情况,逐级上报要资金,跑项目,得到领导认可。(1)完成中华村饮水工程由仁怀市水务局实施投入180余万元使每户群众吃上自来水,放心水。(2)完成中华村沙坝小学的改建,当时原仁怀市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茂才到中华村调研,我积极向市长汇报后,市长同意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解决中华村读书难问题,现已完成。(3)一心为民解决行路难问题,多次到市交通局汇报争取资金400余万元解决8.2公里村级公里硬化。让群众出门不沾泥,安全有保障。(4)风貌改造中,完成400余栋,投入资金3千余万元,按遵义市升级版要求,完成小康房,小康寨,对几户特别困难群众,我通过多方努力为每户筹集资金3000元帮助困难户完成风貌改造。为了群众生活更美好,环境更舒适,多次向茅台镇有关领导汇报解决了道路两旁路灯及绿化工程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休闲文化广场征地3.2亩,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文化广场。
4、围绕村情,因地制宜在小康村建设的基础上让群众未来生活的更加美好,真正让群众转型转产,转收入,转增收方式,结合本村自然优势多次向领导汇报,通过专家认证,市长办公会决定开发“中华梦圆”打造4A级旅游景区。引资15亿元占地1500余亩。通过宣传,申报和利用中华村13洞打造茅台古溶洞群,引资5亿元修建周恩来与酒文化博物馆,将军与酒文化纪念馆,史前文化博物馆。
5、围绕支部创业带富工程,服务好两个项目工程发展,义门山庄四在农家的打造提升,茅台华源种植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的土地流转及政策引进。通过历史文化+酒文化+产业发展,农民从原来的年人均收入4千余元提升到现在2万余元,再利用3-5年时间真正让群众摆脱农业,向服务业转型,真正实现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