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大学生新闻 > 大学生活

大学生营养知信行现状调查及营养状况研究

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是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国内多项研究发现,大学生营养状况存在问题,包括营养不良、肥胖、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时期是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营养摄入与健康密切相关。大学生营养不良会导致体力下降、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另外,大学生肥胖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冲击和影响。当前的营养健康教育养成系统仍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尤其是在大学阶段的营养健康教育相对薄弱。通过研究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膳食结构、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水平等,进而针对性地制定健康营养个性化方案,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树立健康有效的营养价值观。本次研究就我校在读大学生开展营养状况调查,具体包括营养知信行和营养状况两个方面,采用整群抽样在学生中发放相应调查问卷,进而得出实质性的数据结果。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于2022年1月~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我校随机抽取81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820分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812份,问卷回收率为99%,问卷有效率为99%。812名学生中女生有598人(73.65%),男生有214人(26.35%)。从年级来看,大一有437人(53.82%),大二有213人(26.23%),大三有157人(19.33%),大四有5人(0.62%),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本次研究采用个性化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在校大学生一般情况,性别、年级、专业相关、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2)大学生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包括营养知识20个题目,答对计1分,答错不计分。营养态度10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依次计1~5分,饮食行为20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依次计1~5分。

通过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和频数分布等,了解营养知信行现状的总体情况。采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统计描述主要是百分比,对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的统计方法为x2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的得分平均值为(5.53±1.38)、(7.18±1.41)、(6.01±1.07)、(19.42±2.61)。

调查结果为分析影响营养KAP得分的因素,以总分18分为及格线,将研究对象分为及格组和不及格组。女生组营养KAP得分及格率远远高于男生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营养KAP得分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年级及格率最低,为66.8%;大三和大四及格率最高,为74.79%;城镇学生营养KAP得分及格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学生营养KAP得分及格率为84.02%,显著高于未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学生的及格率61.61%;不同体质指数学生营养KAP得分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重学生及格率最低,为55.36%;体重正常学生及格率最高,为78.79%;不同民族、专业和月饮食支出的学生得分及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调查结果,以KAP总分是否及格为应变量(1=及格、0=不及格);以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性别(1=女、0=男)、年级(2=三年级、1=二年级、0=一年级)、生源地(1=城镇、0=农村)、相关专业(1=是相关专业、0=非相关专业),接受过健康知识教育情况(1=接受、0=未接受)为自变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得出关于我校在校大学生营养KAP得分的危险因素信号。数据分析入选变量的概率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生源地、性别、专业、年级和是否接受过营养知识教育均能够显著影响KAP得分。

3 讨论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在经济水平上,中国已经实现了相当大的发展,但营养不良仍然是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812名受调查学生中,营养知识的平均分为5.53,正确率为55.3%,这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未达到及格标准。经过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我校大学生在营养知信行方面表现的特点分为以饮食结构不合理、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关注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学生无法将营养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和不同地区生源营养知信行重视程度不同。

基于调查,受采访者有62.14%的学生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如下:首先,一些大学生倾向于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如快餐、糕点、饮料等。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增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其次,一些大学生饮食过于单一,不够多样化。还有一些大学生饮食习惯不规律,吃饭时间不确定,经常忽略早餐或晚餐,或者熬夜到深夜才吃晚餐,这样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最后,一些大学生饮食习惯还存在浪费的现象。因此,需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推广均衡的膳食搭配,避免饮食不合理的现象的出现。

基于调查,男性受访者的平均分明显低于女性受访者,可以说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关注饮食健康和营养均衡,更有意识地进行健康饮食的调整和改变,这也是大学女生的营养知识得分相较于男生更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大学女生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形象。相比男生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变化,如体重、皮肤、情绪等,因此更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营养摄入情况,如每日饮食三餐的搭配和营养元素的摄入比例等。第二,女生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更注重细节。女生比男生更注重细节问题,如食材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等,更容易了解哪些食物更加有益健康。此外,女生更爱关注饮食的新鲜和多样性,因此更愿意尝试新的饮食方式和菜肴,更容易了解到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方法。第三,女生在社会中扮演更多的照顾者角色。女生在社会中更容易扮演照顾者角色,如家庭主妇、母亲、护士等,因此更加注重饮食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男生则更多扮演着经济供应者、事业拓展者的角色,对自己的饮食结构更不会有太多的考虑。综上所述,大学女生相较于男生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形象、更注重饮食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在社会中扮演更多的照顾者角色,这些因素都导致女生的营养知识得分相对较高。

根据调查,有71.56%的学生无法将营养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根据笔者分析,具体原因如下:首先,缺乏实践机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通常生活在校园内,食堂提供的饭菜种类繁多,且价格便宜,他们往往不需要亲自动手做饭,因此缺乏实践机会,难以将营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许多大学生对于做饭和烹饪不太熟练,也是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其次,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饮食结构的因素之一。现代社会中,快餐、方便面、零食等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而这些食品往往不利于身体健康,也容易导致饮食结构失衡。此外,大学生在学习、社交、娱乐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常常出于解压的需要选择不健康的食品,进一步加剧了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最后,对于营养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和重视不够,也是导致大学生很少主动付诸行动的原因之一。很多大学生虽然了解一些营养知识,但并不清楚这些知识与健康的关系,也不了解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很难真正地付诸实践。同时,一些大学生也存在着“吃饱就行”的消费观念,忽视了饮食结构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城镇生源的大学生相比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营养知信行方面得分普遍较高,一方面,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培养,接受的家庭营养教育更加全面和系统。城镇家庭在经济条件和文化素质上相对较高,家长注重孩子的饮食和营养健康,会提供更多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和饮食建议,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相比之下,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和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问题,往往缺乏对孩子营养健康的关注和培养。另一方面,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营养知识和饮食环境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城镇大学生的家庭环境较好,得到营养健康信息的渠道广泛,再加上学校教育资源和专业设置等,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营养健康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而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学校获得的营养知识和饮食环境相对较为单一,往往无法接触到更多的饮食知识和信息。同时,城镇生源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营养健康和生活质量。城镇大学生通常生活条件较好,对于营养健康和饮食习惯有更高的要求,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往往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于自身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容易形成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大学生活推荐

用积极心理学优化大学生健康教育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霸凌、自伤等不和谐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未调整好自身内心深处的矛盾心态

探访鹫峰 思林久绿

探访鹫峰 思林久绿

在二十大中,习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来建设美丽中国。显而易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国家高度重视的背